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途径

时间:2022-12-10 13:45:08 来源:妙峰文库网

摘要:县区级文化馆作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能。县区级文化馆在繁荣群众文化,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问题,主要是受限于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发展后劲不足,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不强。积极探讨县区级文化馆的人才培养策略论文,对于推动县区级文化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馆;
人才培养;
困境

文化馆是用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群众文娱活动的场所。在我国众多群众文化机构中,县区级文化馆是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尽管近年来县区级文化馆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迅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县区级文化馆发展后劲不足、可持续发展不强等问题。县区级文化馆是最基层的群众文化机构,是纯公益性的事业编制单位,编制少,人员少,人才更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县区级文化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群众对公共文化消费的期望。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县区级文化馆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一、县区级文化馆人才构成的现状

县区级文化馆作为基层的群众文化服务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红火一时。当时文化娱乐的途径少,县区级文化馆拥有文化艺术方面的专业技术,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有着较高的文艺技术优势,但在高校的扩招、艺术人才不断增多、社会艺术力量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县区级文化馆原有的技术优势已逐渐丧失。由于县区级文化馆属于事业编制,招聘人员凡进必考,而且空余岗位很少,人才梯队出现了配置不合理、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制约了县区级文化馆的发展,其人才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县区级文化馆员工学历层次偏低

众多县区级文化馆多年没有招聘新人,老员工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参加工作的人员,有的是转业军人,有的是文化系统内部职工子女特招参加工作,学历层次多为初中、高中、中专等。低学历层次员工既是县区级文化馆员工构成的主体,也是制约县区级文化馆发展的人才瓶颈。县区级文化馆员工学历层次偏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20世纪90年代,中专学历已经是非常不错的学校教育,能获得中专学历都是当时的佼佼者。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学教育得到进一步普及,拥有大学学历的文艺人才增多,相比之下县区级文化馆员工优势丧失。尽管近年来县区级文化馆在较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也试图引进本科生和研究生,但由于待遇、发展空间等多种原因,优秀的专业对口的大学生并不愿意到县区级文化馆工作,县区级文化馆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二)县区级文化馆员工总体业务能力不强

学历层次偏低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县区级文化馆大部分员工业务能力不强。文化馆的重要功能是指导群众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业务范围包括音乐、舞蹈、舞美设计、摄影、灯光音响、绘画、书法、主持、编导等专业。县区级文化馆员工相关专业人员几乎没有,多数员工是“半路出家”。他们所拥有的业务能力多是加入文化队伍后在工作岗位上实践得来的,知识体系不系统,只能做一些最基础的艺术指导工作。加上县区级文化馆人员编制本来就少,舞台前后、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都得去做,每个工作人员都是“万金油”,看似什么都会,实则一知半解、样样不精通。当然也有少数员工自学能力比较强,通过自己的摸索,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并不能改变县区级文化馆员工总体业务能力偏弱的局面。

(三)县区级文化馆员工年龄普遍较大,性别比例失调

在县区级文化馆员工构成中,大龄员工占比较大,有些县区级文化馆50岁以上的员工占一半还多。尽管老员工也有自己的专业优势,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基层的群众文化指导、创作、排练既需脑力也需体力。有些地方主管部门认识不到位,把文化馆当成“养老院”,年龄偏大、身体不好的人员被安排进馆,空占了文化馆的编制名额,造成想进来的人进不来的窘境。作为最基层单位,上级部门相关的各项工作任务,县区级文化馆都要去执行落实,大龄员工力不从心,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工作上的懈怠,加之员工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也不是太高。同时县区级文化馆男女比例失调,女性员工偏多,而很多工作诸如舞台调度、装台等女性员工又不太方便去做。表面上看馆里的员工人数不少,但实际真正能干工作的员工并不多。

二、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的困境

县区级文化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受制于体制原因,文化馆自身并无用人权。有的文化馆上报多年才能批准公开招聘所需人才,人才的培养工作周期长、效率低,见效慢。即使招进新人能否胜任工作,能否留得住,也需要时间的考验。因此,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存在诸多困难,造成现状的原因较多。目前,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困境与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县区级文化馆人才梯队不健全,人才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县区级文化馆没有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人才梯队结构,人才结构不平衡。人才培养出现了断层,老员工面临退休,力不从心,年轻员工刚入职不久,业务尚不熟练,缺乏资历经历的积累,还没有成长起来。人才梯队中缺少中青年人才,事业面临后继无人的窘态。由于县区级文化馆属于事业单位,招聘新人需要烦琐的程序,大部分文化馆已经多年没招聘过大学生。

(二)县区级文化馆员工学习培训机会少,业务水平提升困难

县区级文化馆属于最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文化行业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少之又少,基层文化馆员工很少有机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专业培训。偶尔举办一些培训又经常附加一些专业、年龄等条件,致使县区级文化馆干部职工望而却步。县区级文化馆的员工学历起点低,专业对口的少,整体专业素养较差,参加省级主管部门的培训机会都不多,国家级的文化专业提升培训更是不可能了。对于县区级文化馆工作的职工而言,绝大部分职工工作到退休也没有参加过国家级的文化业务培训。学校专业教育固然重要,但工作岗位上有意识的锻炼与培养更为重要。

(三)县区级文化馆员工职业发展空间窄,缺少留住优秀人才的平台

文化馆工作是一种专业性非常强的技术性工作,导致文化馆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非常狭窄。特别是县区级文化馆编制较少,人事部门在岗位设置上往往按人员比例设置岗位。县区级文化馆大部分仅有十来个人,地方人事部门只设置几个中级岗位,高级岗位设置太少。作为事业单位的县区级文化馆,员工的职业发展主要依靠专业技术职级的提升,由此造成县区级文化馆职工在职称评聘上没有发展空间。这样的岗位设置,严重挫伤了县区级文化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县区级文化馆员工待遇偏低,缺少职业自豪感

文化馆是公益性的事业单位,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和少部分的免费开放补助。文化系列的职工收入同其他行业比较普遍偏低,缺少职业自豪感。各级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文化事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也逐渐得到政府的重视,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就包括“文化自信”的内容,政府也加大了对文化的资金投入,但县区级文化馆员的收入较之其他行业仍然处于偏低水平。

三、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途径

县区级文化馆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化的文化队伍,如何培养打造专业化的文化队伍需要积极探讨。一是以现有的人才队伍为基础,通过时间来换取空间,等年龄大的员工退休腾出岗位,便可招聘新的专业人才,达到逐渐使文化队伍吐故纳新并最终实现较强的专业化格局。这一做法不足之处就是时间长、见效慢;
二是培养锻炼基础较好的员工通过业务学习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使之能够在某一领域独当一面,成为县区内该领域内的行家里手。加强县区级文化馆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县区级文化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

(一)引进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年龄层次和性别比例

县区级文化馆的人才培养需要引进专业的高校毕业生,逐步改变当前从业人员专业教育混乱的局面,锻炼中青年文化干部,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年龄层次。人事主管部门尽可能不要从外单位调入其他非专业人员占用宝贵的编制名额。在引进人才时要特别注意男女性别比例问题。县区级文化馆本来女性就多,因此员工的性别比例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否则会造成看似馆内人数虽多,但真正需要干工作时而又无人可用的困境。如此一来,这样的局面对地方文化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二)加强对基层文化馆的人才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业务培训对基层文化馆的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县区级文化馆的员工大部分都不是专业出身,业务能力的提升除了依靠自学,各种级别的专业培训也是增加本领的重要渠道。国家、省市主管部门有计划、有体系地针对基层文化馆开展相应的业务培训,不仅能够提高县区级文化馆员工的业务能力,开阔视野,还能促进馆际学习交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改变县区级文化馆员工井底之蛙的囧面。文化馆自身也要积极鼓励本单位职工参加专业技术方面的学历提升、各类业务技能方面比赛,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在实践中培养锻炼人才。

(三)建立通畅的职业发展渠道,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荣誉感

人事主管部门在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上要着眼于大局,从地方文化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切勿因为县区级文化馆的员工人数少就降低岗位设置层级,限制岗位名额,让文化馆的干部职工失去职业上升发展的空间,造成他们在工作上没有盼头,生活上没有奔头,事业上没有干头,逐渐丧失了事业进取心和对文化职业的荣誉感、自豪感。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别重要。只要兢兢业业干好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就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就能得到社会的尊重,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加大对文化的资金投入,增强文化馆员工的职业获得感

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增加员工的向心力,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县区级文化馆需要有人有阵地,有经费保障,这些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县区级文化馆中没有自己活动场地的还有很多,没有自己的场地无法开展相应的艺术指导等文化活动,更不能有效满足广大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文化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县区级文化馆的办馆条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观,但与当前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有一定距离。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资金投入会越来越多,文化馆的员工一定大有可为。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事业提升到“文化自信”的国家战略高度,县区级文化馆的办馆条件大为改善,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远远滞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县区级文化馆受主客观条件制约,一直处于勉强维持运转的状态,是长期处于边缘化的一个文化部门。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受诸多因素制约,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整体匮乏的局面,但随着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相信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郑化群.文化馆的人才培养探究[J].神州(中旬刊),2021(26).

[2]符史安.浅谈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J].戏剧之家,2021(6).

[3]鲜玖珍.分析新时期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J].黄河之声,2021(22).

[4]封霓.以创新思路加快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探究[J].传媒论坛,2021(21).

作者:殷维浩 单位:连云港市赣榆区文化馆

相关文章

【县区级文化馆人才培养途径】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