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2024《黄河象》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23-11-18 10:50:04 来源:妙峰文库网

《黄河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象》教学设计5篇,供大家参考。

《黄河象》教学设计5篇

《黄河象》教学设计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骨骼、昂首阔步、炙烤、椭圆、有气无力、挣扎、惊恐、腐烂、挖掘、一瞬间”等;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交流、检查预习情况与字词教学、阅读教学紧密结合,理清文章结构;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结构,了解大象化石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向我们介绍的这具大象的化石,是1973年在甘肃省合水县马莲河畔挖掘出来的。你们都读了课文,也查找了相关资料,谁来说一说黄河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让学生自由发言,初步感知内容

(可以从内容上说,也可以从保留文物上说)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请大家读一读,并说说易写错的地方: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注意“炙”“椭”“骼”等易错字的字形、字音。

2、汇报预习时你通过理解的词。

四、出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

1、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再从课文里把科学家假想的部分找出来,作上记号;

3、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不懂的问题,准备课上和老师、同学讨论。(给学生充分的默读画批的时间)

五、交流学习的成果

1、课文按不同方面可分为四个部分。(学生归纳,老师点拨先找出科学家假想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高大、完整。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简要地写地壳的变化。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发现和挖掘黄河象骨骼化石时人们所看到的情景以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2、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帮助梳理

小结:我们带着课上提的这些问题,回去再好好读读课文,查查资料,下节课我们再继续讨论。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骼 椎 颌 炙 烤 椭 趾 栎 羚 鸵 政 瞬

记叙的顺序: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

第二部分(2~6)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形成过程。

第三部分(7)地壳变化。

第四部分(8)看到的情景及科学家的想象和推理。

(二、三部分也可合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生根据黄河象挖掘时的情景及化石形成的的科学知识,假想了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

2、朗读课文,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3、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大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学生的问题,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话题,科学家假想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谁读一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仔细默读,分出层次来归纳总结。(边读相关语句边说说自己的理解)

大体分为三层意思:

第一层假想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情况和地理环境。时间:200万年前的一天;天气情况:天气酷热(大象干渴难耐才会跑到河边来喝水,才有陷入淤泥的可能)地理环境:弯弯的小河缓缓地流(容易沉积泥沙被,河床淤泥加厚,老象才能陷下去而不能自拔)。

第二层假想了老象来到河边陷入淤泥的情景。这一层写得生动、细致、入情入理,把这头老年公象的动作、心理细腻地描述出来。(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请你有语气地读一读)指导学生朗读好2~6自然段:体会黄河象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的情景,第3自然段前两句语气要低沉缓慢,突出“扑踏扑踏” “走”“疲劳”“干渴”“有气无力”等词语。第三句要读得高扬些,突出“小河”“高兴”“跑”等词语,和前边形成对照。第4段更要引导学生把老象陷进淤泥的情景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老象的右脚正好……深深地陷了进去。”是关键句。朗读时语速稍快些,要表现出老象突然陷入淤泥的那一瞬间的紧张状态。

第三层假想了陷进淤泥的黄河象变成化石的过程。(漫长的时间,尸体腐烂,骨骼和大牙变成石头一样的东西)

2、假想的情景虽然不一定是真实的,却有现实的依据,那么你能找到科学假想的依据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从它站立的姿势,可以想象出它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

3、小结: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文章用词的严谨。

二、文章的顺序已经理清楚了,谁能按照文章的顺序复述课文?想一想还可以按照怎样的顺序复述?

三、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顺序

1、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挖掘

2、自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骼──黄河象化石的挖掘──科学家对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假想

3、挖掘出黄河象化石──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

4、挖掘出黄河象化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化石陈列在自然博物馆

四、指名按照不同的顺序让学生复述课文,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

19 黄河象

按一定顺序写: 看 ── 想 ── 发现

(骨架) (来历) (化石)

化石的形成: 200年前 炎夏 河边 喝水陷入河 泥沙下变化石

《黄河象》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学会书写本课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4.体会课文中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来历的想象部分的条理性,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法理清全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和合理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

学习有条理地讲述事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到那里的古生物大厅里参观一番。(出示北京自然博物馆及古生物大厅的典型图片)

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课件出示黄河象化石)当你看到这具化石时,有什么想说的?

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黄河象”。(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直入主题,使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

二、初步感知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时注意生字的读音。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进入情境,展开合理的想象,使眼前出现课文所描述的画面。同时锻炼学生的听读能力)

2.小组朗读课文,解决个人不理解的词语。仍然有问题的,记下来。

学生需正确理解下列词语:

陈列:把物品摆出来供人看。

发掘:把埋藏的东西挖掘出来。

古生物大厅:专门陈列古代生物的遗迹和图片的地方。

化石:指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物理藏在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是研究古代生物历史的重要依据。

尾椎:人或高等动物脊柱的末端。

假想:想象,假设。

3.抽查个别学生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学习和抽查个人相结合的方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给了孩子们展示的机会。)

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指名说一说课文向我们讲述了黄河象的哪些内容?分别在课文的哪部分?

教师相机板书:

第一部分:(1)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样子和特点

第二部分:(2——9)科学家假象化石的来历

第三部分:(10)象化石被发掘

2.想一想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学习一定的表达顺序。)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上节课我们一起初步学习了《黄河象》,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设计意图:整体回顾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为深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深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准确性和条理性。

1.出示中心话题:

科学家对这具黄河象化石的来历作了怎样的假想?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假想?

概括科学家的假想:

一群黄河象来到河边→老象陷进淤泥→变成化石(来历)

引导学生找出假想的根据: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找出文章中的具体句段:

A.化石的完整性为假想提供了依据。

a.这具大象骨架高四米,长八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面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通过指名朗读,体会这些语句的表达特点——准确性。

B.假想的条理性:

a.两百万年前的一天,碧空万里无云,太阳炙烤着大地,荒草丛似乎要燃烧起来。

b.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它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却慢慢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

c.两百万年过去了,大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往日的草原升成了高原,一座座山岭耸出了地面,一条新的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

让学生先找出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然后再通过情感朗读,体会和学习表达的条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中心话题的引领,让孩子们掌握这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学习表达的正确性和条理性。)

2.讲解、复述这个故事。

(1)教师讲清复述方法。

(2)学生对照板书,抓重点内容默记练说。

(3)同组相互复述。

(4)各组推荐人选在班上复述,鼓励学生评议。

(设计意图: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思维能力)

三、课后检测:

1.看拼音,写汉字。

zhuītuǒzhǐyūlì

脊()()圆脚()()泥沙()

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

3.为这具黄河象化石设计解说词。要求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还要有文化味道和创新精神,让人喜欢看,并能从中受益。

《黄河象》教学设计篇3

  【教材简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课文《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文章介绍了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黄河象的骨架的形态,及这具大象化石的发掘过程,并从科学家假想的角度说明了黄河象化石的来历。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细致合理,描写生动形象,读后可以使我们思接千古,不仅增长关于化石的科学知识,而且激发起热爱科学探索的兴趣。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实践,探究,经历。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主要目标并非在于教教材让学生去弄清一个科学假想故事,接受书本知识,而是以教材作为一种凭借,引领学生通过图文结合,发现化石特点大胆实践,创编故事--文我比较,产生新的感受--发展改造原有知识经验的过程,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去亲历,去发现,去探究,去完善他们自己的知识建构。

  【教学目标】

⒈以教材为凭借,引领学生观察大象化石,了解发掘经过,在现实基础上大胆推测,合理想象,培养创新精神与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编故事与课文故事对比赏评中,领悟科学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严密,描写生动形象,培养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㈠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许多同学对现已灭绝的古生物挺感兴趣,特别是恐龙,因而对一年前去过的中华恐龙园是念念不忘,说说那次游园最令你难忘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学习兴趣是学生的内在需要之一,有了兴趣,学习就成为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又紧接下面环节古生物化石及相关知识介绍,激发学生内需。)

㈡化石资料交流,丰富感性认识

课前搜集了不少有关化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获所得。

(设计意图:资料搜集交流是开放式教育下对信息处理的一种学习,亦通过感性材料的积淀,丰富对化石这一科学知识的感知,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㈢图文结合,发现化石特点

⒈观察化石图片。

老师也带来一张古生物化石的图片,想看看吗?(出示)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古代黄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细观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点。

怎么样,看了有什么感觉,跟大家来说说。

⒊引导读文,加深感受。

陈列馆旁边还竖着一展牌,上面写的正是这具化石的介绍,你们读读看,有什么新的感觉。

⒋读中感悟,感情朗读,表现化石特点。

指名读,齐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读中感受化石的大和保存完整。

⒌了解发掘经过。

师引述过渡: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万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肃省的一些农民在黄河边挖掘沙土,忽然发现沙土中有一段洁白的象牙,便向当地政府报告,这具化石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让我们再去挖掘现场看看,又了解了哪些情况。自读课文最后一段。

(了解化石出土姿势:脚踩石头,斜斜插入土里)

⒍引发生疑。

了解了有关黄河象化石的这么多内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⒎过渡引导。

我们也来做做小科学家,假想一个有关黄河象来历的故事,你们说怎么样。

㈣想象来历,自编假想故事

⒈指导假想。

⑴科学假想我们还是第一次。首先让我们来策划一下,看这个假想该怎么个想法。

⑵学生讨论,引导归纳科学假想的要点:以现实为依据,大胆推测,展开科学合理想象。

⒉小组合作,自编故事。

⒊交流自编故事,学生评议。

评评:①故事创意,②现实为依,③科学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观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点,自己分析,思考,推断,自编故事,通过自己亲历、实践,体验科学家假想的一般过程,逐步发展完善了对科学假想的认知。)

㈤赏评课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读中充分感知课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⑵指名分段读,进一步感知。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读,充分感知,让文字内容在头脑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为后面对文本故事的分析,比较,赏评奠定基础。)

⒉比较故事,细细品味。

⑴小组学习,把刚才自编的故事和课文故事比一比,谁编得好,好在哪里。

⑵交流感受。

①故事发展的背景环境:气候干燥炎热,动物们干渴难忍,为后文急于喝水,忘了危险埋下伏笔。(细致形象)

②老象陷入淤泥的经过,环环紧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质变化的过程,具有科学性。

(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赏书本故事的优点,亦可评其不足,也应肯定自编故事的独特创意,细腻周密之处,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书本)

(设计意图: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赏评文本故事,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表达,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和批判意识。)

⒊小结亲历感悟。

说说通过自编科学假想,再与课文故事对比,你们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传统教学重结论,而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起初,学生凭着已有的对科学假想粗浅的认知进行自编故事实践,再经历生生互评,与文本故事进行比较,分析,选择,经历了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不仅探究获得新知,发展了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空间。)

  附:板书设计:

个头大,保存完整

以现实为依据

脚踩石头,斜插土里

科学

假想

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严密

科学

细致

《黄河象》教学设计篇4

  一、教材依据

该课程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的一篇课文。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也可以表演出来。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理解本课“假想”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了解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

3、找出课文中推想的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这样推想的依据。

4、抓住主要内容,简要复述课文。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文的叙述顺序是什么?(学生:骨骼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2.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9课黄河象。(板书课题:黄河象)

3、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1自然段)

1.合作学习第1自然段。

(l)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这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具有什么特点?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词句标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

讨论的重点句子:

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

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

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

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4)朗读体会特点。师问: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

(学生:高大完整。师归纳板书:骨骼样子高大完整)

2、齐读这些语句,再次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

3、(再看图片)看着这具化石的样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4、学生自由提问。师引导提出:黄河象化石是怎样被挖掘出来的?为什么能被保存得这样完整?

5、古代黄河象的化石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罕见的,人们是怎样发掘的呢?请快速、轻声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学习第三段(最后两个自然段)

1、师问: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学生: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

2、师问:人们是怎样挖掘出这样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学生回答:读第○7、○8自然段。)

3、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教师归纳板书:发掘化石)

4、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生:在第○8自然段的第4句。)

5、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

师板书:斜插沙土

脚踩砾石。

6、师提问: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中间部分介绍了什么呢?

(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师板书:假想来历。

(四)学习第二段(○2—○6自然段)

1、师问: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设、想象。

2、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询,人们只能根据一些历史性的东西来进行想象、假设。那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来想象、假设黄河象化石的来历的?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着重肯定两点:一是从它站立的姿势,推断是失足落水;二是从骨头关联的情况,推断它死后一直没被移动过。)

3、科学家从哪几步假想了黄河象的来历?

讨论得出四层:

(1)当时的时间、气候和地理环境。

(2)黄河象怎样来到小河边。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黄河象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4、师:科学家根据黄河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的样子,想象了化石的来历,下边,我们就来看看科学家是怎样来想象的。

(天气酷热,动物干渴,需要喝水,就会来到河边。再加上看到“脚踩着石头”,作者就会完全可以想象出,大象不小心踩在一块椭圆形的石头上,深深地陷了进去。就会有了前面那悲惨的一幕。日子一天天过去,老象被冲积的泥沙掩盖起来。象的尸体腐烂了,骨骼和大牙又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却漫漫地变成了石头一样的东西——化石)

3、你认为科学家的假想最生动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学家想象的这样,还可能是什么样?(生自由回答)

(五)拓展延伸,陶冶学生情操

1、刚才大家学得很认真,老师真为大家高兴。你们知道大象的生活习性吗?

2、生自由谈。并上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3、今天,我们今天认识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肃发现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老师收集的关于甘肃地貌的资料。(出示甘肃地貌)

4、待学生看完后,师问:看了以上资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导学生谈到环保的话题)

(六)回顾课文,巩固练习

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你有不同的见解吗?能按另外的顺序重新叙述这篇课文吗?(只要学生的见解合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七)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有关黄河象的文章。科学家们即生动又合理的想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每一个古生物化石中,都蕴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找来这方面的资料读读,也可以推荐给老师和同学。

(八)板书设计:

黄 河 象

骨架的样子----假想来历----发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脚踩石头

陷进

化石

  七、教学反思: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点,以及它的形成过程、被发现、发掘、命名的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交流、评价、争论,找出课文中骨骼化石的特点、推想的内容和发掘化石,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展开想象,从而理解和领会科学家关于黄河象化石形成过程的假想,增长科学知识。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也可以表演出来。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

附:学生搜集资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历史的地质年代中而现已大部分绝灭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芦木、鳞木等)、古无脊椎动物(货币虫、三叶虫、菊石等)、古脊椎动物(恐龙、始祖鸟、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极少数(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由于特殊条件,仍保存原有的组织结构外,绝大多数经过钙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矿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仅具原来硬体部分的形状、结构、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它们的生活遗迹。大多数是茎、叶、贝壳、骨骼等坚硬部分,经过矿物质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仅保持原来形状、结构以至印模的钙化、碳化、硅化、矿化的生物遗体、遗物或印模。也有少数是未经改变的完整遗体,如冻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虫等。化石是古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甘肃省地理地貌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处黄河上游,地域辽阔。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东接陕西,南邻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狭长,东西长1655公里,南北宽530公里,大致可分为各具特色的六大区域:

(1)陇南山地:这里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茂密,清流不息。这一区域大致包括渭水以南、临潭、迭部一线以东的山区,为秦岭的西延地带。山地和丘陵西高东低,绿山对峙,峰锐坡陡,溪流湍急。由于山高谷深、水文网密集,滑坡、泥石流发育。

(2)陇中黄土高原:位于省内中、东部,西至乌鞘岭,东达甘陕边界,这里曾经孕育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不仅有闻名遐迩的名山大川,更有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黄河从这里穿流而过,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如璀璨的明珠。这里地形破碎,沟壑交织,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3)甘南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一隅,地势高耸,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具典型的高原特征。这里草滩宽广,水草丰美,牛羊成群,是全省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4)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以北,北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至甘新交界,地势上为自西向东、由南而北倾斜的狭长地带。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长约1000余公里,宽由几公里到百余公里不等。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戈壁绿洲,是甘肃重要的粮棉油基地。本区是人工及天然绿洲与戈壁、沙漠断续分布的生态景观,自然环境脆弱,荒漠化是该地区最主要的威胁。

(5)祁连山地:分布在河西走廊以南,长达1000多公里,大部分海拔在3500米以上,终年积雪,冰川连绵,是河西走廊的天然固体水库,植被垂直分布明显,荒漠、草场、森林、冰山,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卷。

(6)北山山地:海拔多在1000-20xx米之间,属低山区,气候特点是干旱、风多、冷热温差大。岩石裸露,荒漠连片。向东可抵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人烟稀少,能领略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

甘肃是个多山的省份,最主要的山脉首推祁连山、乌鞘岭、六盘山、岷山,其中祁连山主峰海拔可达5564米;岷山山脉高达4000米以上,迭山主峰海拔为4920米;六盘山呈南北走向,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最高海拔为2200米。其次诸如阿尔金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积石山、西倾山、子午岭山等,多数山脉属西北-东南走向。甘南高原的积石山主峰高约4800米;陇南山地相对高差明显,文县天池沟脑的雄黄山海拔4187米,而东南端白龙江河谷最低处的灌子沟海拔仅550米。

省内的森林资源多集中在这些山区,大多数河流也都从这些山脉形成各自分流的源头。

《黄河象》教学设计篇5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骨骼化石 高大 完整

失足

10黄河象 假想来历 陷入

化石

斜插

发掘化石

脚踏

教学过程: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这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具大象骨架,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板书:骨骼化石)你们知道“骨骼化石”是什么吗?它是古代生物的骨骼埋在地底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这种象曾经生活在黄河流域,所以叫它们黄河象。

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黄河象》。

检查预习

这具大象化石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

开火车朗读课文,读后酌情评议。

练习分段、归纳段意、认真读课文,从文中把科学家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来历的部分找到,做上记号。

学生准备后讨论:文中哪些地方是讲科学家的假想的?(二至七自然段)

把课文分成三段,说说每段段意。(学生练习归纳,在书上写出来)

学生准备后,交流归纳的段意,(一、讲这具化石的样子;二、讲科学家假想化石的来历;三、讲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发现和发掘。)

按照分成的三段,请三个同学朗读全文。

理解第一自然段

默读第一段,想一想,这具黄河象骨架有什么特点。

学后讨论:有什么样特点?(骨架很高大)从哪里看出它高大?(从它的高度、长度;从人站在骨架前的感觉。)还有什么特点?

(很完整)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的完整?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这句话什么意思?(整个大象骨架只有尾椎骨不是骨骼化石,别的部分都是骨骼化石。也就是说,整个化石只少掉了尾椎骨。)

“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这句话什么意思?(意思是一百多块脚趾骨,一块也没有失掉,全部保存下来了。)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黄河象骨架的高大完整。

理解第二段

默读第二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假想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来历的?

学生默读思考后,指名说说科学家的假想,说后学生互相补充。

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1没移动过

保存完整依据

2在指挥下挖掘

1骨架完整

假想落水依据

2站立姿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听写词语。

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二、讲读课文

讲读第二段

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来写的?(三层。第一层即第2节;第二层即第3节;第三层即第一4至节。)

逐层理解。

第一层: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大地”“草丛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河岸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高大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喝水是很危险的。

第二层:突出“倦”和“渴”。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第三层:突出“喝”和“陷”。

抓两头段落,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四自然段:“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脚踩着石头。”)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沙土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第一段:“人们站在骨架前,……昂首阔步向前跑。”)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第四段:“一头大象的骨架,斜斜地插在泥土里。”)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第一段:“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第一段:”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一具大象的骨架。“第四段:”化石全部露出来了,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头大象的骨架。“)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初知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依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理解各段间的内在联系,体会科学家推理的条理和严密。

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

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其假想的依据。

  板书设计:

10黄河象

化石 高大完整无缺 疲劳干渴

发现 斜插的姿势 假想失足落水

发掘 上级指挥员 泥沙掩埋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边读课文边看图,思考:

(1)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

(2)这具黄河象化石完整表现在哪里?画出有关词句。

2、请学生指图说说这具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这个特点。

3、训练用“甚至……也……”“连……也……”口头造句。

4、概括段意。

5、教师谈话,转入下一段教学。

二、讲读第二段。

读本段后思考:这一段作者是分几层意思来叙述的?各层的层意是什么?

逐层学习。

第一层(第2自然段)

这一层写当时天气炎热的程度和特定的地理环境,为老象遇险提供了可能性。由于小河弯弯,流势缓慢,岸边和河床必然会淤积厚厚的淤泥,身高体重的黄河象到这里河水是危险的。教学时要突出“热”和“缓”。

“热”“炙烤”“燃烧”“呆立不动”“走来走去”

“缓”:“小河弯弯”“缓缓流去”

第二层(2至6自然段)

这一层写出身强力壮的黄河象,由于疲劳和干渴,走起路来有气无力,当它们看到小河时,必然要不顾一切地跑过去狂饮,结果失足而落水,这就是老象遇险的必然性。

教学中,要突出“倦和渴”“喝和陷”

(3)第三层(第7自然段)

3、找假想的依据。

从两头段落(即第一、四段)中找出科学家以下设想的依据:

1)“老象的右脚正好踩在一块椭圆形石头上。”

2)“老象身子一侧,栽进河里。”

3)“它抬起头呼救,但是水立刻向它的嘴里猛灌进去。”

4)“陷在淤泥里的老象终于不能再动弹了。”

5)老象“失足落水”而死。

6)“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

小结:课文第一、四自然段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他们根据事实做出了假想,这说明假想必须以事实为依据。遵循科学道理加以思考,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总结推理方法。

科学家从黄河象站立的姿势想到它“失足落水”而死。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想找水喝。为什么要喝水呢?是干渴,天热难当……

这种一步一步推理的方法,就叫“推想”。

四、布置作业

科学家是怎样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黄河象失足落水而死的根据是什么?

【2024《黄河象》教学设计5篇】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