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2024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11-18 16:25:02 来源:妙峰文库网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本单元主要有2个知识点,一是学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方向;二是辨认简单路线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以及上一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篇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1

本单元主要有2个知识点,一是学习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方向;二是辨认简单路线图。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东,南,西,北,以及上一课时学习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新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4个新方向的认识,并能根据已学知识,辨认简单的路线图。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应该达到如下三个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教学,学生能初步应用所学知识,辨认简单的路线图。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初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情感目标:将教学密切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所学知识辨认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给点一个地点,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找出相关的地点。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启学生思路,拓展学生思维,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思考的时间留给学生,把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劳动的成果。

学习方法:学生学习时将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同以为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不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师生间的单向交流,而是生生,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创设情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教学开始时,让学生作一个辨认的方向的小游戏,能最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有效的对旧知识进行了复习。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学习情景,帮助迷路的小朋友找到路,让学生在贯穿始终的情景中进行学习。

  二、讲授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出示一张路线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描述出通过路线图如何坐车。在这里教师应对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进行简单的讲解,譬如出发的起点,终点,坐车坐几站。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进行自学,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遇到较难的问题时,教师可适当引导,但主要还是学生通过自己观察和小组内的交流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课堂练习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教师设计练习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共性和个性,课题练习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这就是教师必须要考虑的共性。个性则是教师要注意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四、课堂总结

教学结束时,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这不是搞形式,通过这样的训练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2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源于生活,以用于生活”。因此,我将“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秒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前两节课的实践活动,学生已对1分钟、1小时持续的时间具有一定感性体验,知道时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时、分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地顺势教学。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识钟面上的秒针,了解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且我认为本节课教学重点应为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是如何才能让学生正确区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学以致用。我认为,学生是否能选用恰当的时间单位进行事件表述,是其时间观念建立情况的反馈,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正是我们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力求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实践活动,体验交流,培养应用意识”这一教学思想,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设疑激情: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入时我利用奥运冠军刘翔夺金时的场景,询问其夺冠所用时间,在旧知和生活经验的影响下,由学生自己引出“秒”,学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揭示课题“秒的认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来。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在教学中,我通过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让学生自主探索秒针的走动情况;组织学生拍手体验60秒,观察分针走动情况,让学生知道1分=60秒;通过集体活动、合作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续时间。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中,我让学生欣赏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深刻地感受秒这一时间单位应用的广泛性。练习中,我加入有关明明的短文,实际是综合考察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应用能力。

4、交流评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的学习方法:

①观察的方法,通过观察钟面,认识秒针与分针、时针的区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走动,抽象出1分=60秒。

②活动实践的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秒。为了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用拍手等方式估测活动的时间,集体活动时我将电子表放于课件屏幕上,由此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1秒的感受在,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同桌练习。

③独立思考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把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方法教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积极思维、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在教学中,开放性的发问“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就是几秒?”,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答案。

④小组交流的方法,在小组交流中每一个成员的发现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对于教学中的部分环节,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更有利于学习。例如:练习中有关明明的短文,交流更有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⑤课外阅读的方法,学生在欣赏秒在生活中应用短片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认识了秒,认识了交叉学科的知识。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加强生活体验,注重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是这样安排的: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在希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共夺得了多少枚金牌吗?其中有一枚金牌获得者被世界称为“东方神鹿”,他是中国人的骄傲,你知道他是谁吗?(刘翔)

让我们来重温一下刘翔110米栏的夺金时激动人心的场景吧!感觉怎么样?为了给祖国争光,刘翔奋力拼搏,跑出了好成绩。画面上显示12.91的12表示的是他刚才所用时间是12小时吗?12分钟?那是多少呢?

秒是比分更小的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本节课开始由激动人心的奥运比赛录像引入,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观察探究

1、认识秒针

让我们观察一下商店里的钟,你发现钟面上的针有什么不同吗?(有的两根针,有的三根针)有两根针的各是什么针?其实,钟面上应该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看又来了一根针,你知道它叫什么吗?对!秒针长什么样?(引导:和时针、分针比呢?秒针最长最细)

①我们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一分,秒针走1小格是多长时间呢?(1秒)请两生完整地说,同桌互说。(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

②秒针走1大格的时间又是多少呢?为什么?你还知道秒针走几大格是几秒?举例。

③秒针从12走到6是多长时间?秒针走一圈呢?(板书:60秒)

2、秒与分的关系

下面我们跟着秒针弟弟的每一下走动,边数数边轻轻拍手,感受一下60秒有多长,好吗?注意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分针有什么变化?(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一小格)同桌互相说。

分针走了一小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

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两生说一说。(板书:=)

3、思考:想想时针、分针、秒针每天都在钟面上赛跑,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为什么?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引导:这说明了1时、1分、1秒,谁的时间最长?谁的时间最短?对比把握好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4、老师这里有个电子表被花瓶挡住了一部分,你会认这个时间吗?(8时30分)你是怎么认的?把花瓶拿开这个时间你会认吗?(8时30分34秒)还差多长时间就是8时31分?

(课件演示)电子表计时介绍:只有秒在走,满60秒,增加一分。满60分,增加一时。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认识秒针的特征,秒与分之间的进率关系以及电子钟的计时方式。以拍手的形式,初步感受1秒的时间。小组交流讨论,区别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活动感受

大家想进一步感受秒,和秒做朋友吗?

1、集体活动

①请两生同时跳绳20下,其他生用喜欢的方式为他们计时,可以拍手、心中默数数,有困难的同学随着屏幕中的电子表秒的走动计时。

② 同样的方法,估测从教室后走到前面用了几秒。

2、同桌活动

同桌合作,互测做一次深呼吸用了几秒。

3、小组活动

由组长分配小组成员,分别进行四项活动。

①写字:老师 百年 乒乓 买肉 网夹 丢尽(都为六画)

②口算:小组内集体检查。

③数脉搏:

④数数:从0开始尽可能快而清楚地数

(教师用秒表计时15秒)

通过活动,你觉得秒怎样?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次性的活动,让学生感受秒,逐渐学会用秒作单位的估测,也是学生进一步建立“秒”概念的过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生活实践

1、刚才老师帮大家计时用了专门测秒的计时工具,叫秒表。瞧!你还在什么时候见过它吗?(体育课计赛跑时间)用法介绍:按一下计时开始,再按一下计时结束。

2、你知道哪些事情需要用秒做时间单位?秒虽然是很小的时间单位,但生活中用到它的机会可不少!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一看!

(课件介绍:①猎豹是陆地上的跑步冠军,它最快时每秒约跑30米。

②雨燕是飞行健将,它的最快记录约是每秒飞行47米。

③日本的磁悬浮列车每秒行驶约153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

④光每秒总大约跑300000000米,只要一秒,光就可以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一百多个来回

⑤南京紫金电视塔的高速电梯每秒上升6米。

⑥全球每30秒就因交通事故造成一人死亡,43人受伤,为了生命安全,请多等几秒!)

看了这些和秒有关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感受秒的应用。]

3、闯关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根据生活实际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你会用吗?敢不敢接受挑战,去闯闯关?

①想想做做3(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抢答,有问题的集体交流。

②日记:

明明是个乖孩子。每天他总是早早起床,把语文书读20小时才吃早饭。妈妈说吃饭不能太快,所以明明会花15秒把早饭吃得干干净净才上学。明明家就在学校旁边,今天上学时刚巧碰到了玲玲,他们用了3小时边说边笑地跑进了教室。上午的体育课上,明明跑50米只用了12秒,全班第一名。为了下午上课有精神,明明总会睡30秒钟的午觉。放学后,他回到家便抓紧时间写作业,一般1分钟就能做完。晚上,他经常会陪爷爷看30秒的新闻联播。有时,他知道爸爸每天工作8分钟很累,就说学校有趣的事让他开心。

A、这篇日记,在你的小组中讨论一下有没有问题?

B、你觉的明明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③趣味智力题:想想做做5

小组讨论再交流。

改“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

④认时刻:想想做做4(可依时考虑是否纳入教学内容)

小组讨论先认时刻,在说说这些时刻同学们各在做什么。

[设计意图:在层次性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能够灵活应用。闯关1是基础性练习,闯关2是综合性练习,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经历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闯关3是道趣味智力题,通过对教材的改编“5人各唱这首歌要多长时间?”,学生更深刻地加强了对本题的认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全课,谈谈收获

今天学习了秒,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回忆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六、板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这一节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学生初步理解了小数的含义,会读、写简单的小数,并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信息窗的情境图分为两部分,分别呈现了厨房和卧室的一角。厨房里有灶室、锅、抽油烟机等物品;卧室里有桌子、椅子、书橱等家具,每幅图的下面都附有数据说明。拟让学生在感受布局协调的同时,了解设计上的科学性,由此引入对小数加、减法的学习。学好这节课的知识,对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小数加减法在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结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从以下三个角度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探索简单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合作、探究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实情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为主,再加上老师的适时点拨,学生间的互相补充,评价等方式为辅,帮助学生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五、说学法

本节课,我注重了对学生以下学法的指导。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借助学生常见的家居常识设置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抽油烟机距地面有多高”,“一张0.7米得书桌该配多高的椅子”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从而引入本节内容。

2.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让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前提是,是学生逐渐的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自主解决问题。

六、说程序

测量内容

灶台的高度

锅底到火口的距离

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

书桌的高度

桌椅高度差

测量结果

(一)交流信息,导入新课

谈话: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实践作业:回家实际测量一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出示表格),谁来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学生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从本课的知识点,交流情况加以评价。

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测量的数据,教师合理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愿望。

(二)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谈话: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张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组数据(出示信息图及数据),这些数据可都是通过科学验证得来的。

1、独立思考:读一读这些数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可能学生会提出以下问题:

(1)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2)灶台的高度和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一共是多少米?

(3)一张0.7米高的书桌,应该配多高的椅子?

(4)书桌高度比抽油烟机离灶台的距离高多少米?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筛选问题并板书:

抽油烟机离地面有多高?

一张0.7米高的书桌,应该配多高的椅子?

引导学生看着数学信息提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互相交流问题,激起思维碰撞的浪花,为成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三、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1、学生根据问题,独立列出算式。

板书:0.7+0.6=0.7-0.3=

2、合作探索小数加法。

谈话:仔细观察这个算式----0.7+0.6=?你准备怎样计算?请大家先独立试一试,再在小组内交流。

可能学生会出现如下算法:

(1)0.7米=7分米0.6米=6分米

7+6=13(分米)13分米=1.3米

(2)把小数化成分数后计算

0.7米=7/10米0.6米=6/10米

7/10米+6/10米=13/10米=1.3米

(3)竖式计算:

米分米

0.7

+0.6

1.3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评价。

3、教学竖式计算。

引导学生关注竖式计算,讨论:这样写对不对呢?

得出:0.7米和0.6米不够一米,所以整数部分是0;根据米和分米的关系把数位对齐写出竖式。

提问: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将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说明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启发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

思考:计算小数加法和计算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计算小数加法要注意什么?

观察和思考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思考,探究小数的加法,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从而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探索成功的喜悦。

4、自主探索小数减法

谈话:你能用我们计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试着做一做这道小数减法题吗?(绿点标示问题:0.7-0.3=)做完之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可能学生会出现和计算小数加法同样的方法,注意算法多样化)

学生汇报,自己总结,优化算法,教师重点引导理解小数减法的意义,明白算理,掌握算法。

重点讨论:得数前面的0和小数点能不能不写?计算小数减法和计算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小结:计算小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迁移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经验,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集体交流,优化算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加深学生对计算中用0占位的理解。

5、学习整数减小数

谈话: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同桌互相讨论,独立解答)

交流:10分米减3分米等于7分米,7分米就是0.7米;用竖式计算。

(对“1写成1.0”,学生可能想不到,教师可以借助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

整数减小数,学生计算起来相对较难,先让他们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借助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理解算理,学生容易接受,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自主练习、巩固新知

1、算一算(课件出示自主练习第一题)

学生以比赛闯关的形式,进行计算,哪个小组做得快做得对获胜。

2、解决问题(自主练习第3题)

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独立解决,集体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说是怎样想的。

采用闯关比赛、独立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避免计算教学的

单调与枯燥,提高了学生的"计算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进行知识的交流,情感的传递,体验成功。

3.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一直认为日常生活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并且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因此我选取了一个有趣的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肯定能激发出学生练习的欲望,题意为:每人做几个纸团,每个纸团里写一个一位或两位小数,两人一组,将准备的纸团放在一起。每人每次从中摸出一个纸团,摸出较大数的人算两数的差,摸出较小数的人算两数的和。

我认为以这种形式出现比单纯做计算题要有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4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对于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在三年级已经有所了解,我以三个计算题(190×8=37×40=207×9=)在班中进行调查,部分中下生对位时是末尾对齐;部分优秀生已经能把8和9对位进行计算,但还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对位,看来这些学生的数感很好;对于中间有0的乘法已能很熟练的掌握。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重点放在了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使学生体会到末尾有0简便对位的好处。

学生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有一定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及中间有0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

40×72=600×30=530×3=

102×7=608×5=4×908=

竖式复习,并理解竖式中8和9的位,把54×728写成728×54的形式方便计算。

54×728=708×6=790×8=

由此再引出例题学习例2(同时出示课题,继续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在此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把例2中的题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你能提出提出什么数学数学问题,然后口答算式。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特快列车1小时可行160千米,

普通列车1小时可行106千米,

它们各行了30小时,?

在教学160×30时,要求学生用你认为比较方便的竖式方法进行计算。由于前面准备题的竖式铺垫,在此部分优生可能会用这样的竖式形式进行计算160

×30

4800

简便计算。与其它的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突出这种方法的方便。

在教学106×30时,由于学生对刚才对位方法的了解,有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会用简便的对位方法。与

106

×30

3180

其它出现的方法进行对比,进一步体会这种对位方法的简便。

在此后,以书本做一做中已经对好数位形式的竖式让学生试一试,加深竖式的对位形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题有象征性的题(390×13=305×50=180×50=),让学生自己摆竖式进行计算,巩固竖式的简便摆法。在此基础上再来尝试总结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先把因数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把因数末尾的0添在积的末尾。)

本节课还设计了2题生活中的例子(课本55页第3、4两题),不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把数学应用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数学用于数学。

最后加入一题拓展题,□□×□□=2400,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序思考,培养学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积的变化规律等知识作铺垫。

课堂小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归纳的能力和习惯。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5

  一、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25页。

二、教材简析

“找规律”是第三单元“乘法”的第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教材设计了“算一算”、“试一试”、“练一练”等算法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括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并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以上教学内容的特点,本节课达成的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方法,感受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2、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想

为达成教学目标,设计本课时我意图体现如下教法:

1、采用主题式教学,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形式,每个活动面向全体,同时在开放性练习的基础上又注重个性的张扬。

同时又设计了与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即:

1、让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男女同学抢答比赛及小组合作,给每个学生创造充分的实践机会,在探究过程中理解计算的规律。

3、练习设计层层深入,注重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实施

备课时的教学理念、教学意图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通过学生动态表现的综合分析才有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在开展对本课教学时我分以下几个步骤努力实现我的备课精神: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谈话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来了一位可爱的小动物,它就是米老鼠,请大家向它问个好好吗?(同学们纷纷向米老鼠问好)为了感谢同学们的友好,米老鼠给大家带来了礼物,快看看是什么礼物?你能从情境图中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播放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索规律,归纳方法

师:孩子们,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谁来告诉我们?

生:米老鼠给我们带来了31盒彩笔,每盒20支。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一共带来多少支彩笔?

师:谁会列式呢?

生:生:31×20

师:不错!大家能算出得数吗?

生1:一共带来……,带来600支。

生2:620支。

生3:620支。

师:有些同学能算出来,有些同学不能算出来,不过没有关系,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知道正确答案的,孩子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算式,并思考这些算式的特点。

5×1 3×2 12×4

5×10 3×20 12×40

50×10 30×20 120×40

师:孩子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些算式吗?请同学们拿出题单1,仔细地计算。

(师巡视,并表扬计算快的学生。一分钟后老师请同学开始汇报计算结果。)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生1:等于5、50、500、

师:那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算这道题的吗?

(学生说算法。)

师:你们计算得又快又正确,在计算过程中肯定有一定的规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找找这些算式里面的乘数和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好不好?(好)师板书课题:找规律

(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小组的讨论中,大约三分钟左右请学生汇报:)

师:下面我们就请一些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他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每道算式依次增加一个0。

生2:我们组发现每组算式中的乘数一共有几个0,积就有几个0。

师:孩子们真会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充满智慧的大脑去发现,那每组下面的算式结果为什么都会多些一个0呢?根据大家发现的规律,现在请孩子们再继续观察这些算式里乘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的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呢?

(一个学生马上就发现:算式里面乘数0的个数与积里面的0的个数一样。)

师:很好。如果我们想把这种规律运用到做这种类似的题当中去的话就会变得越来越快。那谁来说说怎样才会算得又对又快呢?

生:看因数里面有几个0,积里面就有几个0。

师:那我们计算时可以怎样做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篇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48、49页。

  说教材与学情

营养午餐是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课题,熟悉的是学生每天都必须接触,陌生的是学生对于什么样的搭配才是合乎营养标准的营养午餐还没有达到科学合理的认识,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在学生群体中比比皆是。

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设计了几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首先是民主路小学为学生提供的三种午餐菜谱;其次是营养专家介绍了10岁儿童营养午餐的两个基本指标;接着是让学生尝试合理搭配自己喜欢的午餐菜谱,最后通过统计、排列组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设计思路

《营养午餐》一课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围绕午餐的营养问题而设计的一节数学综合实际活动。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探索: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激趣尝试讨论再次尝试总结提高为主线。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日常生活的午餐组合为题,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对课程知识的认识;以小组活动的形式,通过合作,总结,结合排列、组合、图表,完成对营养午餐的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与提高。通过最后的采访与总结,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数学思想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在学习方法上,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对营养专家指出的一些关于合格营养午餐的指标,不是以命令式、指导式的形式提出来,而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想象中的午餐与科学的午餐的冲突,产生对什么才是合格的营养午餐有求知欲望的前提下,让学生自行探索认知。接着通过小小美食家与小小营养家的讨论交流,使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营养午餐的合理搭配上达成共识,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水平,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通过激趣引入、巧妙设问,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下引入课题、产生疑问,在学生愉悦的交流中解决问题。在模拟现实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做菜、点评、评菜,使学生在乐中求知。通过小采访活动,使关于胖与瘦的探讨这一问题,以日常闲聊的形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中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综合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等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各份菜中热量、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营养午餐的一些基本指标,促使学生克服偏食、挑食的毛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说教学准备

有关营养的小常识 投影片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师:一日三餐是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相信,可口的菜肴一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吧!老师昨天学了几招厨艺。今天,就让老师露一手,弄几组菜,让同学们瞧一瞧,老师搭配得怎么样?

出示情境图:民主路小学今天为学生提供的三组午餐菜。

[设计意图:以图的形式出现,比以文字出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老师的亲身体验,更能使教材的内容更具现实化、生活化]

2、师:老师设计的这几组菜,同学生喜欢哪一组呢?

[设计意图:突出组字,给同学们留下一个怎样合理搭配的雏形,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伏笔,直指教学重点合理搭配。其次,通过学生的自由发言,缓解刚上课的紧张情绪,活跃课堂气氛]

  二、初次尝试,发现问题

1、师: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不得不佩服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接下来,老师也想看看同学们心中理想的午餐,能把它介绍给老师吗?

[设计意图:这里,不急于推出营养专家提出的营养的相关知识,而是趁热打铁,让学生各抒己见,说出心中的营养午餐,从而引出问题]

2、出示学生的午餐方案。

师:这样的方案合理吗?

[学情预设:对于教师提出的方案,一般的学生是比较不敢质疑的,先让学生说说心中的午餐方案,使其它学生更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与主张]

  三、小组合作,初步认识

1、交流对学生及老师设计的营养午餐的看法。

2、引出营养专家的建议,初步完成对营养午餐的科学认识。重点理解不低于不超过

3、得出结论,判断老师及同学们提供的几组午餐是否合格。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产生对知识认知的欲望]

[学情预设:学生对什么是营养的合理搭配缺乏深层次、科学的认识。因此,要大胆放手,让学生经过讨论、自主学习,适时的引出专家的建议,才能达到不奋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效果]

  四、再次尝试,提高认识(游戏我是小小营养师)

1、游戏安排:将全班分成两大组,一大组扮演厨师,负责提供合理的营养午餐;一大组扮演消费者负责品尝,评定。每大组根据人员适当分成几个小组

2、游戏过程:

(1)小厨师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营养午餐方案张贴在本组的广告栏上。

(2)消费者参照营养专家给出的两个指标给以评定,选出合格的营养午餐。

(3)统计用这10种菜肴共可以搭配几组营养午餐,其中

(4)评选小小美食家小小营养家。

[设计意图:结合游戏,让学生在乐中学,在玩中悟,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使数学问题更具情景化,加深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学情预设:运用排列组合的思想,大概了解10选3搭配成一份午餐共有120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其中24种符合营养标准,但这是一道开放题,不必要求学生能列出所有的24种]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根据上面的合格的营养午餐,选出自己喜爱的五种搭配方案。

2、将选举的结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3、哪种营养获取的蛋白质最多?

[设计意图:了解用图表统计的方法,通过图表的效果,感受图表的优越性,增加活动和探究的乐趣,运用相关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简单的极值思想]

  六、 引申发展,总结提高

1、请一名同学扮演小记者,以记者采访的形式,了解本班胖者、瘦者、中等身材的饮食习惯。

2、探讨:从他们的饮食习惯中,我们能否发现一些问题?

3、提提你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采访,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总结式的提高;通过探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情预设:采访的人选,可随机抽取一些同学,最好能有胖、瘦、中等学生的代表,注意交流的语言,避免使学习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产生忧虑感,自卑情绪]

  七、布置作业

调查家中午餐的菜谱,评价午餐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并向父母提出你的建议。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学以致用,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实践是数学知识的延伸,也是数学知识的来源]

【2024年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6篇【通用文档】】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