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完整),供大家参考。
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关键、最基础的环节,其教研体系建设与完善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中国民主促进会作为以教育、文化、出版传媒为主界别的参政党,民进人有着“关心教育、传承文化”的优良传统,根据民进XX省委会工作安排,民进XX市委会参加了河西地区相关市州的实地调研,对比分析其他市州,对我市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我市不少教育界民进会员和中小学老师也提出了宝贵意见。现就在我市调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通过现场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我市在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文化承载以及对学生德智体美劳整体素质和科研兴趣的培养,更加注重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和县域特色发展。我市在市教育局设有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全市教研规划和管理工作,下设教育发展规划研究组、思政课研究组(融媒体中学)、教育D建工作研究组、教育保障研究组、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组、教育质量研究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研究组等内设专班。县、区教育部门分别设置有教研室,各中小学校都成立了校级教研室。建有“四位一体”教研体系和市、县、校三级联动教研机制。全市共有专职教研员79人,其中市级19人、县级10人、校级50人。全市2023年教研经费总预算约为172.28万元。由于专职教研员人数相对较少,更多依托于校级教研室和兼职教研员,在人财物等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仍能做好学科教研团队建设,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果。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专职教研员职责定位不清晰,配套制度机制少。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教研部门职能随着教育实践深入而不断扩大,导致专职教研员配套教研制度模糊和不清晰,使得教研员具有管理、研究、指导、培训和评价等多重身份。特别是指导与评价不分家,导致教研员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引起中小学教师的不满。二是学校教研室随着功能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全能”部门。其专职教研员既参与教学政策的制定与落实,又服务学校教学管理与评价,严重淡化了原有教研工作职能,使得教研员职责定位越来越不清晰明确,严重影响了教学研究和指导功能的发挥。
(二)校本教研成果向教育质量转化能力弱。主要原因分析:一是学校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如一些常规性的检查评比活动、随意化的听课评课活动以及抽象的理论培训等,活动主题不明确、指导思想不深刻,加上繁琐的规章制度的盛行,使教师疲于应付,少于反思。二是过度注重教学经验导致先进教育理念更新滞后。教师队伍中容易出现满足于现有个人经验的情况,同时专职教研员老龄化情况突出,教师认同先进教育理念存疑,对教改工作存有畏惧心理和排斥心理,致使校本教研缺乏创新发展活力。三是各中小学不同程度存在教学与教研脱节的情况。学校任课老师本职工作十分忙碌,教研工作专门挤出时间研究就会造成不少教师为了课题而作课题,导致教研成果对于课堂教育质量的实际提高作用存疑,教育与教研并未形成互补促进。
(三)教研活动正常开展影响因素众多。主要原因分析:一是教师通过教研活动获得成长的渠道比较狭窄,现场科赛分配名额少、教师职称晋升名额少等情况较为突出。二是大量与教学教研无关的临时性工作,如网络投票、信息点赞、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等,经常占据教研时间,分散教师教研精力。三是任课教师课业任务重,外出培训交流机会少,培训期间任课老师轮岗制度不完善,与教研体系建设先进地区的沟通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对策及建议
(一)通过制度建设细化教研机构和教研员职能定位。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的教研工作体系,对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开展和有效开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权限内出台管理办法,根据各地教研机构建设和发展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要求各市县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明确教研部门的功能定位,分化管理职能、指导职能和评价职能。二是健全教研员梯次培养制度和研修制度。市、县、校三级教研机构多渠道引进、选聘和培养优秀教研人才,充实教研队伍。常态化、普及化、高端化、多样化开展教研队伍研修活动,着重推进县级教研员能力建设,搭建省级、地级以上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实施县级教研员能力提升项目,为教研员专业成长创造更多条件。三是建立教研员准入、转换与退出机制。对教研员尝试定期换岗制度,通过到学校任教或从事学校管理工作,让教研员既懂教学又通管理、既善教学又长研究、既个体优秀又能带领团队、既保证个人发展又能促进区域整体进步。
(二)释放教研活力,促进校本教研成果转化。校本教研要围绕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引导教师重新认识学科教学的目标任务,重视学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一是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作用,通过论坛研讨、培训交流、教学观摩、竞赛评选、结对实践等方式,以专项课题为载体、凝聚不同学科科研力量,致力于中小学共性问题的研究,实现“堵点”集体攻关,教学资源共享,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一体化建设。二是创新备课组活动形态。改造传统备课样式,通过集体备课讨论促进个体隐性思维的显性化和个体显性知识向集体显性知识的转化;
以“知识授受”为中心转变为以“活动设计”为中心,开展备教学理念、备学生心理、备课程资源“三备”行动,使课堂教学尽量体现开放性。三是构建新型教研评价机制。以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为指导,通过引导教师积极地进行自我评价,强化教研实效性,按照教研命题、教研资源、教研动态等分别进行模块化设置,强化教育问题细节交流,逐步实现“一校一品”“一课一案”“一生一策”,淡化教研形式主义,注重教育实践经验分享,减少因刻意“打造精品”而在汇总资料过程中咬文嚼字、文过饰非给教职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三)打破制约因素固障顽疾,推动“教研评”一体化发展。一是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或者学校所属教育集团可以建立统一的教研活动制度。通过整合教研活动次数破解参与时间难题。例如将专家讲座与评课结合、将多次试教改为模拟上课、将一人上公开课改为抽签人选等方式。同时学校教务处要同步调整课表设置,为教师全员参与提供时间便利。二是在中小学校各教研组内围绕教学疑难问题开展“集备·研讨·评课”一体化教研样式,力求实现每一位任课老师和专兼职教研员“人人有任务、个个能过关”,可以开展分组竞赛展示,使研究问题更聚焦,研修更高效,从而促进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针对性、实用性,促进各层次教师专业水平提升。三是优化教研经费支出结构,提高使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教研资金投入要从培训、考试评价等传统方式向课题、项目研究的现代方式转变,从而推动教研工作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建立起基于问题、基于数据、基于事实的教研新模式。同时要对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给予适当经费支持,助力基础教育教研规范科学创新发展。
【关于中小学教研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完整)】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