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2024年度师资考核评价典型案例材料

时间:2023-12-18 09:50:02 来源:妙峰文库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师资考核评价典型案例材料,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师资考核评价典型案例材料

师资考核评价典型案例材料

  导师是研究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导师队伍的水平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直接相关。近年来,国内高校遴选导师的条件普遍提高,但是针对导师的持续考核和评价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通过评价与考核引导导师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临床工作,扮演的角色更为复杂。本研究在参考教育管理学权变理论的基础上,将权变模型中判断领导效能的标准运用到对导师立德树人效果的评价上,构建了基于权变理论的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评价体系,旨在科学合理地检验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成效,更好地引导导师队伍加强立德树人责任意识。

  一、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分类评价体系的构建

  1.分类评价体系的框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目标是依据医学门类下各种类型导师的不同岗位职责,对其立德树人工作进行可操作性评价。根据权变模型中领导者特质、领导者行为及领导效能、下属满意度等内容,设置导师立德树人评价的三个维度,即导师自身素质、导师育人能力和导师育人成效。本研究结合医学院校特色,根据导师学科、任职职责,以及学生培养类型的不同,初步建立起三类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临床/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除临床/口腔外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2.调研专家筛选。为保证调研的权威性,课题组在选择专家时充分考虑了其所在的专业领域和从事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参与调研的专家类型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护理学、公共卫生及预防医学、医学人文等不同专业、不同培养类型研究生的导师,兼职承担研究生教育管理岗位的导师,负责研究生管理工作的学院领导及工作人员等。尽量使专家所涉及的专业更加多样化,具有多方面的岗位工作经验,进而使得调查结果及建议意见更全面和权威。

  3.开展咨询。本课题组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专家、研究生等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和多轮访谈。调查内容包括专家个人情况、权威情况及专家对指标的重要程度、熟悉程度的评价。依照Likert5级分级评分法对每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分: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重要(3分)、不太重要(2分)、不重要(1分);
将专家对指标体系的熟悉程度同样划分为5个等级:很熟悉(5分)、熟悉(4分)、一般熟悉(3分)、较不熟悉(2分)、很不熟悉(1分)。允许咨询专家反馈意见,对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归纳整理,去掉分歧较大的评价指标,同时将专家一致建议的新指标增补到评价指标中,再次发放给咨询专家,循环此过程至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4.分类评价体系的确立。权变模型中的三个核心内容包括领导者特质、领导行为和领导效能,依次对应研究生导师的自身素质、育人能力和育人成效三个一级指标。导师自身素质一级指标下设三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政治素质、师德师风和业务素质。由于研究生导师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层执行者,负责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其自身的政治素养显得尤为关键,是首要设置的评价指标。而过硬的专业知识、理论基础则和导师良好的人格品德一起,构成了导师的个人魅力,由内而外地影响着学生。导师育人能力一级指标下设六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研究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培养条件和研究生人文关怀。六个指标分别从研究生思想道德培养、科研能力培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培养出发,引导导师注重对研究生的全方位培养,即除了科研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同时注重学生自信的树立、理想信念的培育。导师育人成效一级指标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研究生职业精神传承。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落脚点在学生,育人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育人成效下设的四个二级指标从思想、道德和执业能力几个方面全面考察人才培养的成果,检验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和研究生个体的满意度。评价体系中的每个二级指标下设置了更加细化的三级指标,使评价体系更加完善、更具有可操作性。

  不同类型研究生导师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有不同的侧重,本课题组在设置上述评价体系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等应用学科的特点,针对临床/口腔专业学位及其他医学专业学位,在二级、三级指标中特别设置了职业能力相关评价指标。在导师自身素质评价中,增加了专业成果三级评价指标,考察职业相关工作成果,包括专利转化、指南制定、治疗方法创新等体现职业能力的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肩负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自身首先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专业成果的考察有助于引导导师重视专业素养、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在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评价中,增加了实践能力培养二级指标,并下设实践训练和沟通训练两个三级指标,旨在引导导师注重对研究生实践能力、临床技能和诊治思维的训练,同时锻炼研究生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同理心、执行力、领导力,这些都是研究生未来从事临床及公共卫生工作必备的职业素质。在导师育人成效评价中,将研究生职业精神传承二级指标替换为专业实践能力,旨在检验所培养研究生的就业发展方向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研究生的工作技能是否使其拥有了职业自信。三类针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临床/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除临床/口腔外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评价体系中分别设置了25、27、29个三级指标,每项三级指标下均有较为明确的指标内涵、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有助于提升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运用Likert5级评分法对各级指标赋予分值,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和学生的意见建议及统计分析结果确定各级指标及其权重。每种类型导师评价体系的指标内容、内涵及各指标权重不尽相同,充分体现出对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的分类评价。

  5.分类评价体系的特色。第一,对不同类型的导师进行分类评价。本课题组结合医学学科人才培养特色,依据导师的身份职责,对导师进行分类评价,包括教学、科研、临床等,鼓励医学人才多途径分类发展。第二,评价主体多元化。本课题组在每个三级指标下列明了评价主体,包括同行、管理人员、研究生、导师个人等,以减少评价结果偏差。第三,评价方式突破传统的定性评价,做到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第四,评价内容中既包括导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表现和育人工作,也包含了导师的专业素养、研究成果及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和专业指导,更加系统全面。

  二、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的展望

  对高校而言,立德树人工作效果表现潜隐迟滞,短期内难有成效且难以测量,再加上受到评价主体的情感牵涉难以客观,更因为教师角色的复杂难以一尺衡量,而立德树人评价工作的落实又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重点工作。高校在制定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积极总结经验,最大限度地寻求克服各种矛盾冲突的可能性,如通过多维度评价降低评价主体情感牵涉的影响、通过分类评价避免立德树人效果边界模糊的矛盾等。总之,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检验立德树人成效,同时敦促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需要通过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提高导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整体而言,高校研究生导师在教学和科研业务上均有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但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存在重视程度不够、责任心不足的情况。高校层面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研究提高导师立德树人责任意识的软硬件方法,建立师德培训体系,提升导师的政治素质水平和道德示范性,引导教师重视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导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

  2.改革完善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导师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高校需结合内部实际情况,从立德树人的管理需求出发,探讨如何推动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履行。导师在高校管理结构中通常处于基层,要使其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需要在管理体制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将人才培养的管理重心下移,调动教授治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人才培养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性。由导师本身形成的榜样权威对导师队伍进行管理,使广大教授(导师)形成以教学为荣、唯育人为上的良性循环。

  3.研究高校导师立德树人工作的评价标准。高校导师承担着不同岗位的工作,包括教学、科研、教研工作等,在作为导师的同时可能还是管理者和行业专家。在制定导师立德树人工作评价标准时,既要有整体的要求,又要根据他们所处岗位类型的不同,设置各有侧重的立德树人工作评价指标。例如,对于学术型研究生导师的评价,要侧重于学术道德、学术创新、学术传承等方面;
对于行业专家型研究生导师的评价,要侧重于职业道德、职业伦理、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

【2024年度师资考核评价典型案例材料】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