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是深化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的必定要求,是培植优势、增加后劲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对接、乘势而上,实现赶超进展的必定选择。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大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近期,市委党校校级课题调研组对我市重大项目建设进行调研,形成以下几点建议。
思索之一:主攻重大项目是实现全市赶超进展的关键
(一)重大项目建设是全市经济进展的发动机。解决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加快经济进展,解决经济进展全部问题的根本在于项目建设。重点项目投资规模大,具有明显的产业带动作用。目前,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排名还较靠后,要赶上全省的进展速度,提高经济总量在全省的比重,改善自身的形象,必需以重点项目作为主攻方向,在重点项目建设中取得较大突破。20xx年以来,我市坚持选商择资、跑项争资、激活民资并重,通过开展“重大项目招商年”活动,共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96个,目前这些项目已实现产值43.1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支配就业5.5万人,出口创汇1.1亿美元。
(二)我市进展的瓶颈是缺乏大项目支撑。大项目少,项目带动力量弱,经济进展缺乏“引擎”,产业聚集效应不明显,大大制约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进展,与我市占据赣西区域进展制高点的战略要求不匹配。东边的新余“国家队”有新钢,“地方队”有赛维,西边的萍乡也有冶金、机械电子、建材等优势产业。我们要正视进展短板,开展大项目建设,知“短”然后奋起,找到在全国乃至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咬定大项目不放松,大力推动经济的进展。转变这一现象,必需在扩大“增量”、改善“存量”上下功夫。扩大“增量”,重点是解决好“招商引资规模”问题,坚持“好”字当头,下大气力招大商、引大资,努力在“招大”上实现新突破;改善“存量”,重点是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在“扶强”上实现新突破。
(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进展的战略选择。基于我市现实条件,依靠资源做大做强企业的可能性有限,实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我市经济进展的必定选择。招引和培育一个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与本地实际的大项目,可以对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一个地方的经济总量产生裂变式的扩容。新中源集团落户高安,对该市建筑陶瓷产业的快速壮大,产生了颠覆性的战略效应。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给经济进展带来不利影响,但对调整进展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却带来了机遇。我市要在逆境中牢牢把握机遇,千方百计“招大扶强”,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力争在新一轮经济进展热潮中抢占制高点。中心城区钽铌、医药、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六大产业要根据“一年一变样、三年翻一番、五年大进展”的目标,力争将钽铌产业进展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亚洲锂都”;医药产业进展成“全省一流、全国具有影响的医药产业园”;服务业进展成“赣西服务业高地”;建材产业进展成“江西建材之乡”;机电产业进展成“全国机械工业城”;油茶产业进展成“中国最大的油茶产业基地”。
思索之二:我市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项目立项程序和管理工作不尽规范。由于区位、历史等缘由,我市项目的来源不多,急功近利的思想导致个别项目没有进行深化论证,或不按立项批复要求,在建设要素尚不齐全时就盲目“上马”,开工后遇到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短缺的问题,推动速度较慢,甚至形成“半截子工程”。还有一些项目单位对项目前期工作熟悉不足,不符合项目审批要求,给项目的争取造成了肯定困难。就项目工作而言,不少同志有抓项目的热忱,但缺少抓项目的手段和方法。
(二)企业做大做强受资金制约突出。一是缺乏国家财政投资方案导向的超前推断力量。对国家宏观政策走向、国家投资方案导向信息的嗅觉不灵敏,对一些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及建设程序不熟识。二是缺乏对金融机构投资意向与企业贷款需求之间的供需对接力量。金融机构贷款担保条件苛刻,面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机构少,银行贷款难问题突出。20xx年,我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23.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仅为29亿元。三是融资渠道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完善,企业可以选择的融资渠道渐渐增多。我市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是银行贷款,部分企业不情愿走合资合作道路,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手段用得不多。
(三)项目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人是项目中最重要的因素,对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人才在大项目建设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人才问题也会越来越紧迫。打造优秀人才聚集凹地,优化人才聚集环境,将是一条增加大项目进展后劲,实现竞争制胜和推动大 项目科学进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市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单一,结构支撑性差,特殊是缺少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人才,缺少精彩的项目运和管理者,导致项目用人选择的余地特别小,项目运作和管理水平下降。
(四)进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机关及其公务员中仍存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改革创新意识不足、为民服务观念不牢、工作作风不实、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一些部门谋划工作不从全市大局动身,履行职能围绕部门利益进行,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用权、轻服务”的问题,部门利益至上,大局意识不强。在审批方面主要表现在审批手续繁琐、缺少范本指导、审批流程不清楚和一次性告知不到位;在效能方面,部分服务窗口对审批事项受理后既不能“现场办理”,也无法“网上操作”,一些即刻就能办结完毕的事项,也要等到承诺时限期满;在执法方面,部分部门执法简洁粗暴,收费标准不透亮 ,为了个人私利或小团体利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变着法子以岗谋私、索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损害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还存在主要领导重招商环境,详细办事人员轻招商环境的“小鬼难缠”现象。
思索之三:主攻重大项目建设的对策思索
(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市经济增长仍属投资主导型,重大项目在整个投资规模中占有较大比重,其实施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市近期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优化产业结构、集聚生产要素、转变经济进展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坚持选科技含量高、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促进投资结构优化,促进产业提质升级。中心城区依据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确定钽铌、医药 、服务业、建材、机电、油茶为六大产业,总体上看,产业优势仍不突出,产业定位尚不清楚,缺少目标明确的中长期进展规划和指导名目。要立足矿产特殊是钽铌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建设一批有实力、有技术、有市场的矿业企业,做强产业群,延长产业链,特殊是其中的锂电产业,把打造成为“亚洲锂都”和“中国锂电产业基地”。
(二)培育、引进高水平的项目运作和管理人才。围绕重点建设项目和龙头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种紧缺人才,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重点培育、引进高层次项目管理人才,引导广阔干部潜心钻研项目学问,熟识项目建设程序,拓宽项目建设思路,切实提高抓项目的力量、建设项目的力量和治理项目的力量,使之成为策划项目的高手,跑项目和争项目的能手,为大项目建设和龙头企业进展供应人才智力保障。根据“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一支链条、一个基地”的要求,进一步改进招商方式,乐观开展产业招商、园区招商、项目招商和专题招商,不断增加招商工作实效。同时,根据产业分工,组织特地的招商队伍。加大通过市场配置高水平、高素养人才的力度,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实行创新机制激活一批、公开聘请引进一批、政策激励留住一批、加强培育造就一批、搭建平台用好一批等“五个一批”的方法,着力解决项目策划、资本运作、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等方面人才短缺问题。
(三)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一是加强银企沟通与合作。通过政府、商会等为中介召开银企融资会,扩大企业贷款规模。金融部门要敏捷运用信贷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产业项目和重点企业倾斜。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约束管理,收集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建立信贷诚信系统,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为金融健康进展营造深厚的诚信环境。三是乐观拓宽融资渠道。鼓舞企业资本运作,扶持企业上市融资,引导企业家摒弃排外思想,培育战略思维和眼光,强化与国际国内大公司进行合作,通过并购重组、联营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在借助外力、谋求合作中化解资金瓶颈,实现做大做强。
(四)加强项目论证、包装和项目库建设。根据已确定的产业定位,聘请和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协作,根据产业链的要求设计、论证、策划和包装好项目,选择钽铌、医药等标志性项目建立完善项目库。项目库建成后,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报送汇总制度,随时更新,每月调度。加快“门户网站”建设,通过互联网集中展现我市资源、产业和政策优势,全面推举重点产业和项目,引进一批辐射力量较强的大项目,吸引投资者。重视招商项目的储备和包装宣扬,增加推介项目数量,提高项目资源质量,增加对接的可能性。通过制定更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把域外的资金、管理技术等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去,提高项目总体质量。对重点项目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把抓大项目落实状况作为考核各乡镇、各部门领导班子的一项主要指标,从项目策划包装、对外推介、落地建设等方面进行考核,形成每个项目有领导促、有主管部门管、有实施单位抓、有项目法人干的全方位的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的快速推动。
(五)创新服务工作机制。结合当前“机关效能建设年”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进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着力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推动科学进展、赶超进展。一是建立服务监督制度。设立“项目建设热线电话”,统一受理项目法人举报。每季度召开一次项目建设工作会,讨论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资金、土地、运输、电力等困难,切实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确保项目建设顺当推动;二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努力缩短项目相关专项报告的审查时限,土地、规划、设计等职能部门结合相关政策,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建立“特派监察员”制度。在对本市产业进展起核心带动作用、投资额大的建设项目或重点工业企业中,可实行派驻一批“特派监察员”,每月与所派驻企业或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一次,实行走访、座谈、听取看法等方式了解把握生产、管理、建设等方面状况;四是建立提前告知制度。对项目建设中涉及的法规政策和有关收费,要求有关部门提前介入,变事后惩罚为事前指导,促进项目建设规范、有序进行;五是强化执法教育。坚持用“硬”方法治理软环境,深化开展“双评活动”和集中教育整顿活动,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提升依法行政意识和力量。
【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优秀范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