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调研报告:需高度警惕旅游景区拦路收费事件持续泛滥【优秀范文】

时间:2024-03-04 14:50:21 来源:妙峰文库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调研报告:需高度警惕旅游景区拦路收费事件持续泛滥【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调研报告:需高度警惕旅游景区拦路收费事件持续泛滥【优秀范文】

调研报告:需高度警惕旅游景区拦路收费事件持续泛滥

  旅游是“人”与“景”的交流,也是“远方人”与“当地人”的交流,这个处处有“人”的影子存在的行业,容不得欺骗与虚伪,必须以真心换真心,以真诚换真诚。近期,继曝光在四川阿坝洲理县被拦路收费500元后,8月27日下午,网友爆料在甘孜州巴塘县亚莫错根景区自驾游时再次遭到防火监督员拦路收费。这种短视思维,既不利于景区创收,也给旅游业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亟需高度重视这一负面影响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及时举一反三、强化监管、坚决取缔。

  一、危害及影响

  一是增加经济负担,损害游客合法权益。景区拦路收费意味着游客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但这类费用未经法律允许,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平性,游客难以了解收费标准和收费项目的具体内容,可能存在暗箱操作、乱收费等现象,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些预算有限的游客来说,不仅会带来不合理的财务压力,增加旅游成本,也限制他们的旅游选择和体验,对自身权益造成一定损害。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各类消费者投诉615365件,不合理收费类投诉21156件,挽回经济损失59064万元,并且不合理收费类投诉量波动较大,投诉增长明显。

  二是扰乱旅游市场秩序,影响地方经济发展。一些景区为了获取更多收入,采取各种手段进行拦路收费,不仅违背了市场供需关系和公平竞争原则,造成景区游客减少、收益下降,也扰乱了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环境,影响住宿、餐饮等关联产业发展,甚至对地方经济造成影响。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2022年全国七个主要节假日共接待旅游人数11.14亿人次,旅游收入7398.65亿元,占GDP比重达36.2%。在这样的背景下,若不对旅游乱象及时管治并加强监管力度,势必会影响地方旅游市场环境和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三是影响旅游形象和口碑。由于部分旅游景区管理不严格,一些工作人员借机“占山为王”,将属于公共资源的景区道路、停车场等区域作为敛财工具,肆意阻拦收费,严重损毁了城市形象和旅游形象,导致其他游客对该地区失去信心,从而选择其他目的地,直接挫伤了当地整体旅游产业发展。比如,8月23日一博主在四川省理县自驾游时被一森林防火卡点监督员拦路收费两次。7月28日,一游客在前往河南省驻马店香山天坑旅游时,被一群老人拦路收费,这些行为被曝光后引发了广大网友跟帖并转发,导致舆情发酵,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

  四是容易加剧社会矛盾纠纷。随着网络新媒体迅速发展,旅游网络舆情传播快﹑扩散广、影响大,如不积极引导管控极易导致信息传播变异失真,出现恶意炒作,导致舆情片面化和非理性化,甚至一些短视频博主为吸引眼球、争流量,故意发布“引战”言论带节奏,加深人们对当地的误解和刻板印象,引起更多群体站队加入“地域黑”,在网络中引起地域之间相互抹黑、歧视,加深了地域之间壁垒和社会割裂感。

  五是冲击法律底线,践踏法律尊严。我国旅游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对旅游景点的设立、规划、范围有明确的规定,该事件中的G349国道并非卡若拉冰川景区的内部道路,因此,景区工作人员并无管理权限。国道属于主要干线公路,该景区工作人员阻止游客观景、拍照,要求游客买票、付费的行为,违反了公路法中关于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的规定,是一种典型的违法违规、强制交易行为。近年来部分景区把自然资源当作的“摇钱树”,把管理职能延伸到了景区之外,无视法律规定肆意妄为,反映出部分景区的经营企业、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依法依规经营管理的意识,同时也反映出当地文旅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二、对策建议

  一要注重未雨绸缪,强化源头监管。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部门与市场监管、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会商、联合约谈、执法协作等协同监管机制,探索推行旅游市场监管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和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市场监管融合监管新模式,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厉打击各类变相提高门票价格,擅自增设收费项目以及“天价住宿”“天价餐饮”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从源头杜绝各类价格欺诈、强买强卖旅游乱象发生,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有效增强市场预期。

  二要强化规范整治,提升服务质量。强化以游客为中心的导向,开展旅游服务创优提质专项行动,重拳整治拦路收费、诱导消费、欺客宰客等旅游市场乱象,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全面优化旅游市场发展环境。要打破固守“聚宝盆”的管理思路,主动学习各类网红打卡地经验,关注游客游玩过程中的经历、互动、情感体验等综合感受,尊重广大游客合法权益,打造“放心旅游、舒心旅游”的旅游品牌。要持续加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化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以优质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三要聚焦标本兼治,树好形象口碑。围绕“业态要新、品质要高、活力要足、服务要优、形象要好”的要求,实施促进旅游供给提质升级行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行动、加快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行动、旅游服务创优提质行动、构建旅游发展良好生态行动、推动旅游发展行稳致远行动“六大行动”,不断强化景区基础配套,多方改善服务环境,大力推进“旅游+”模式,全力促进旅游与农业、城镇、生态、乡村深度融合,持续守护好地方旅游金字招牌,努力提升地方旅游内涵品质和整体形象。

  四要坚持主动发声,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完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开发旅游危机网络舆情预警系统,结合舆情诉求对危机事件暴露的问题进行整改提升、制定防范措施,大力宣传本地区旅游精品线路,设法转移网民和公众注意力,恢复社会公众信心,修复改善受损形象。同时,积极推进网络问政,及时了解回应游客旅游诉求和不满情绪,避免问题累积和矛盾激化,让互联网成为政府传播旅游政策、公众获取旅游信息和预防应对旅游危机事件的有效工具和沟通桥梁。

  五要树牢法制思维,守好法律底线。从制度、管理和文化等多方面入手持续优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公民道德和法治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深入开展“法律政策进景区”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法律知识宣传、违法案例分析等形式,强化景区管理单位和工作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法治意识,引导游客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要积极畅通景区投诉举报渠道,优化投诉处理流程,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处理效率,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调研报告:需高度警惕旅游景区拦路收费事件持续泛滥【优秀范文】】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