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区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关于区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XX市XX区作为XX省第一批、全国第二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以服务百姓民生、助力社会治理为着力点,以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对如何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入思考,为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付诸行动,积极探索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思路。
一、志愿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一)盘活阵地资源,在“整合”“延伸”上下功夫
一是量化建设标准。以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五有”标准量化细则,不断推动场所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目前已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8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352个。
二是整合资源共享。整合利用公共服务资源,由“各自为战”变为“集中发力”,实现阵地共建、资源共享。高标准建成3.2万平方米的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集“指挥、培训、展示、服务、孵化”于一体的区级志愿服务中心。创新打造“一心两轴六场馆”的文明实践综合体,以此为核心,辐射形成“百年胶济XX记”文明实践展示区。
三是延伸拓展阵地。立足文明实践功能定位,不断丰富阵地形式。建成海上实践站、红色管家等特色实践站70余处,建设各具功能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50余处,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点近500个,形成点多面广、功能完备、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
(二)统筹各方力量,在“动员”“保障”上抓落实
一是统筹力量、各展所长。统筹各方资源,成立以区委书记为总队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构建“8+8+10”志愿分队和916支特色小队,全区共注册17万余名志愿者。积极探索“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社会工作者变身“志愿楼长”,炕头上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上门收集居民需求,协调解决居民实际困难,成为群众身边常驻的志愿服务小分队。XX省最美家庭李海涛家庭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常态化开展唠嗑议事、技能帮扶,以“家庭站”为最小单元,推动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二是志愿联盟、凝聚合力。运用平台思维,组建30多个“萤火之光”志愿联盟,围绕结对帮扶、助老敬老等内容,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重大活动保障等志愿服务活动。自志愿联盟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000余次,服务12万余人。XX巴士“萤火之光”志愿服务团队作为骨干力量,2200多名职工人人都是志愿者。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群,开展“i助夕阳”NFC敬老空中充值服务活动,努力做老年乘客的“贴心人”。
三是以文化人、以文惠民。积极发挥专业志愿服务优势,按照“文联团结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模式,成立全区文艺志愿者协会,举办“民间艺术节”“百姓健康欢乐行”等文化活动,打造“艺XX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流动舞台”文艺志愿者在小区、商场、田间、车站、军营等地,举办小型综艺演出、吕剧柳腔专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700余场;
书法爱好志愿者深入社区、机关、学校开展“一书两传”活动300余场,让群众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三)搭建活动平台,在“创新”“服务”上求特色
一是全面加强思想铸魂。将学习宣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作为文明实践工作的头等大事,组织百姓名嘴、青年骨干、先进典型常态化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声”动宣讲活动。组建由专家学者、道德模范、退役军人等组成的志愿宣讲团,深入开展宣讲类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次,线上线下受众30万余人次。
二是大力弘扬移风易俗。积极探索新路径,按照“文明节俭、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依托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新时代结婚礼堂,已为300余对新人举办富有仪式感、喜庆感的新时代婚礼。
三是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各类道德模范选树宣传活动,连续8年召开道德模范表彰大会。创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四个100”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示范社区创建。将各级道德模范纳入全区“好人”志愿队伍,开展千场XX故事汇活动,不断滋润、德化、凝聚人心。
(四)建立长效机制,在“品牌”“模式”上出亮点
一是擦亮“全民志愿·爱在XX”品牌。在帮老、帮困、帮病、帮残、帮教、帮事、帮心“七帮”项目引领下,全区共涌现出“艺XX光”“志愿林长”等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00余个。建立“五为”志愿服务项目库75个,成立首批10个“五为”志愿服务驿站,线上线下组织开展文化文艺、非遗传承等系列活动近千场。创新“为老”志愿服务,开发“一键呼叫”系统,已在39个社区试点推广,为65周岁以上老人、独居老年人提供24小时志愿服务,解决生活帮办、精神陪伴、健康咨询等实际需求。
二是优化志愿服务“网约”模式。依托区级融媒体中心“爱XX”APP,创新性建设“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及志愿服务“网约”模式,让志愿服务步入数字化“快车道”。通过“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积分奖单”的工作闭环,破解资源不集中、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等难题堵点。鼓励平台志愿者人人争当“草根记者”,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影响力。
三是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机制。通过志愿积分、星级认定、爱心超市、美德银行等方式,逐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认同感和群众参与度。每年推荐评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年度星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完善志愿服务奖励激励制度。在2022年度XX省公布的“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中,XX区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志愿者XXX获评最美志愿者,XX街道XXX社区“老少年·潮公益”志愿服务项目获评最佳志愿服务项目,XX街道城子社区获评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志愿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要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必须有组织、够专业。但经实地调研,XX区部分志愿服务组织目前仍存在招募无门槛、培养无经费、品牌无特色等普遍问题。例如,某应急救援队伍由于缺乏针对性培训机制,志愿者专业技能欠缺,导致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不足,团队专业性、主动性不足。
二是志愿服务活动缺乏长效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较多考虑短期服务效果,缺少对服务对象长期跟踪了解。同时,在实际开展中未能精准对接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群众总体参与积极性不够、认可度不高。如何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何真正将志愿服务工作切实与基层D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互融互促,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事业面临的现实难题。
三是志愿服务品牌缺乏影响力。在志愿服务实际开展过程中,特色优势不明显、组织方失职缺位、项目策划与实际脱轨等,导致服务效果不理想,无法打造群众“叫得响、真点赞”的品牌。部分组织一味追求活动数量,缺少对活动质量的把控。如,一些理论宣讲活动多、场次密,但因理论性太强,不接地气,无法深入人心。基于此,如何打造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志愿服务品牌,增强品牌生命力和吸引力,如何紧密结合群众实际,既提振群众思想又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努力方向。
三、下一步工作对策建议
XX区将在志愿服务事业上持续提质增效,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志愿服务“XX品牌”。
一是深化志愿服务活动新内涵。加强理论宣讲志愿服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采取小品“演”、故事“讲”、共同“唱”、电影“播”、亲子“读”等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持续“飞入寻常百姓家”。打造“N+志愿服务”阵地。整合利用各方资源,盘活闲置沉睡场所,为社区内弱势群体提供送医送药、代购代办、照料关爱等服务。精准化设计志愿服务项目。通过实地走访、抽查调研、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围绕环境保护、为老服务、爱心助残等需求内容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吸引专业性较强的志愿队伍参与项目,扩大服务成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志愿服务事业新动能。打造随处可见的特色志愿驿站。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实现“瑞阳心语”“红色管家”等特色志愿服务站随处可见。优化XX区“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完善志愿服务“网约”模式,将志愿服务活动“指尖化”,强化“线上线下”相融机制,拓展志愿服务维度,推动阵地空间、线上平台互相转化,真正形成便民利民的“15分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圈”。充分挖掘志愿服务潜在力量。充分宣传发动各行业各领域既热心于志愿服务活动,又有丰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人员加入志愿组织,不断提升区域志愿服务质量。扩大群众对志愿服务的知晓率。规范队伍管理,统一志愿服务标识,增强工作标识度,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宣传推广,提升志愿服务质量认可度。
三是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新方法。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机制。如登记注册制度、培训制度、服务制度、考评制度、激励制度、资金保障制度等。大力发展民间志愿者组织,协助其规范自身管理与运作。夯实志愿服务组织建设基础。加强党和政府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的领导,落实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文明单位与中心(所、站)结对共建,促进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互通共享。建立阵地制度化管理机制。健全志愿服务项目督导评估体系,引进和建立第三方社会组织评估机构,将志愿服务管理纳入规范科学专业的管理轨道。
四是拓展志愿服务品牌新形式。精准实施“品牌塑造”工程。邀请专家学者、高校党团组织、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通过现场指导、经验分享等方式,孵化、扶持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培训。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项目交流、创意大赛等活动,打造一批富有XX地域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志愿品牌项目融入“大流量”。结合“两创”示范社区建设,打造“志愿服务+潮文化”品牌,开展“‘记忆管家’志愿服务社区微记录”等活动,依托网红打卡地,招募精品志愿服务项目,设置志愿服务“小站点”,让志愿服务“正能量”赢得“大流量”。
【关于区推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精选文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