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困扰企业发展的一个问题,随着近几年普惠金融政策推出,小微企业“融资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尤其是在新冠肺炎防控形势下出台的普惠金融政策,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年利率降到4%以下,部分金融机构推出的抵押e贷年降到3.8%,低于银行大额存单、理财和保险部分产品收益率;
另一方面,随着定向降准政策落地,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总量增加,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但是,在当前降息、降准利好政策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是否真的很好解决了?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还没有真正解决,而且蕴含了一定的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小微企业融资分内源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主要指小微企业经营过程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经营利润资本化。外源融资主要指企业向外部经济主体筹募资金,包括发行股票或债券、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融资难、融资贵”主要发生在企业外源融资过程中。从当前小微企业新增贷款情况看,“融资贵”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解决,主要问题是“融资难”,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贷款门槛偏高。以国有银行某一级支行为例,该银行机构位于地级市城区,目前办理的小微企业贷款主要以纳税e贷和抵押e贷为主,这两款贷款满足了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但是对一些刚成立不久,不符合纳税e贷条件,也没有房产抵押的小微企业,贷款仍较困难。该行纳税e贷从2019年推出,运行近一年时间;
抵押e贷2020年初刚刚上线。截至2020年3月15日,该行普惠金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909万元,占贷款总量的2.46%,占法人贷款余额的3.37%,较年初增加3162万元,该项业务发展位居系统内前列,但是,与国家和上级行普惠金融要求,与小为企业自身发展融资需求相比,发展速度仍不是很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真正符合条件的企业较少。要想办理纳税e贷,首先是税务部门评定的a、b级企业,在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里,还有很多企业由于负债过高、贷款银行家数多、股东占比不合理、企业或法人信用不良等原因,无法成功贷款,能够申请出来的贷款的企业屈指可数。抵押e贷贷款条件相对宽松,但在抵押房产的要求上还是较严格,要求必须是企业股东或股东直系亲属的住房才能抵押,将企业一些关系人、商用房和别墅、公寓房产抵押排除在外,使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减少。
2、贷款额度低。纳税e贷贷款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很多小微企业贷款都在几万到几十万之间,能够达到100万元的寥寥无几。抵押e贷贷款额度1000万元以下,但是因抵押房产仅限于居民住宅,以济宁市房产价值测算,一套住房抵押只能贷出几十万元贷款,多套住宅抵押超过200万元的也很少。
3、信贷手续相对繁杂。虽然纳税e贷、抵押e贷都是网上贷款,纳税e贷手续相对简单,但是抵押e贷办理起来较复杂,从资料收集整治,到贷款发放,而且还要办理房产登记,尤其是异地房产和多套房产,办理的过程较为复杂。
4、增加信用难度较大。企业一旦确定了纳税e贷或抵押e贷额度,再想增加信用额度难度较大,抵押e贷可以增加股东,追加抵押房产,增加信贷额度,但是股东增加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难度。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形成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有融资交易双方的原因,也有所处环境的原因。
1、小微企业经营波动较大。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资本缺乏、资产规模小、持续经营能力弱等问题。当市场出现变化时,抗风险能力较差。小微企业的高风险在客观上导致其融资的难度和成本偏高。尤其是信用评级低、经营效益差的企业更突出。
2、可抵押物较少。很多企业,尤其是创业型新企业都缺少抵押物,即使属于新兴产业或国家重点战略支持产业的小微企业,虽然科研能力强、具有核心知识产权,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于企业轻资产特点,现有评价体系很难准确价值评估,无法通过知识产权抵质押获得信贷,同样面临“融资难”问题。
3、资信程度欠缺。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或不规范现象比较突出,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获得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无法对企业的盈利情况和真实性作出准确判断。同时,小微企业容易发生合同违约、制售劣质产品、披露虚假信息、侵犯知识产权等情况,银行不愿贸然给小微企业贷款,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贷款难度。
4、融资存在不理性现象。有的小微企业忽视企业成长规律,盲目扩张,过度融资,或将贷款资金用于与企业经营无关的用途等,导致银行贷款不良率上升,被迫采用收缩单户贷款规模或限制企业合作银行家数等措施控制贷款风险。
5、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放贷意愿降低。很多小微企业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高,金融机构和投资者较难判断企业实际风险,或获得相应信息成本过高,迫使银行业机构强化抵质押要求,提高交易成本或惜贷。解决信息不对称是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6、信贷管理方式与小微企业融资特点不匹配。一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受季节性、临时性因素影响较大,申请贷款存在短、少、频、急的特点。但是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多采用集中管理的办法,而且审批体制相对繁琐,环节多、流程长,不符合企业资金需求的特点。二是银行在审批贷款时,更注重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流动资产、产品数量、质量和价格等“硬”信息的考察,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存在明显劣势。三是小微企业核心竞争力多为人才、技术或设备优势,而现行贷款信用风险审核重点是土地、房产等“重”资产的支撑,企业与银行在经营理念与风险控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三、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建议
结合地方经济特点,笔者建议充分调动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以解决融资信息不对称为切入点,努力形成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有机统一,政府、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全面高效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支持体系。银行要主动作为,尽职履责,担负起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重任。
1、深化银行贷款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服务小微企业。加强对企业各类经营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整合和挖掘,通过确立数字化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变革,打造完备的数据基础,构建数据仓库,将数据作为发现价格、评估风险、配置资源的重要平台。通过提供结算等金融服务,提升对企业经营行为介入程度,建立统一的客户档案,实现对客户行为需求全面把握。通过标准化、专业化的客户分类,做到精准营销,改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状况。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解决了,贷款的条件就有了。
2、适当扩大小微企业信贷额度。根据企业规模不同,合理确定纳税e贷等种类贷款信贷额度,对一些管理规范、业务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中型企业,可以提高纳税e贷额度,由现在的最高100万元提升到300万元,个别的可以提升到500万元或更高额度。
3、扩大抵押e贷抵押房产范围。将商业用房、别墅、公寓,甚至土地、厂房、机器设备等不动产都纳入抵押范围。引入专业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追加具有实力背景的采购商为小微企业担保,解决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
4、灵活确定贷款期限。对经营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主动延长贷款期限,更大范围推广无还本还贷类产品;
对于暂时出现困难、信用良好、仍可持续经营、未来具备还款能力的客户,调整其再融资和贷款期限;
增加3年或5年期限的小微企业贷款,降低技改贷款的门槛,为企业的长期建设提供中长期融资支持。
5、区分情况适当降低信贷准入标准。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根据企业发展的阶段性资金需求特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下调客户信贷业务准入门槛,下调相关行业、产品客户评级准入标准。
6、加强对小微企业靠前服务和增值服务力度。全面介入企业成长生命周期,设置更加合理的信贷准入门槛。强化对企业履约能力、信用状况、资产状况和账户行为的评价,提高对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和贷款决策效率。
7、推出灵活多样的贷款种类。主动适应小微企业经营季节波动性较大特点,开发更多期限和规模灵活的信贷产品对接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减少资金占有;
提供借还便捷的融资产品,推广循环贷款模式;
对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加大分析和挖掘力度,积极开发应收账款融资等产品;
针对有核心知识产权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保险公司担保新产品和服务模式,解决科技企业轻资产、无抵押、融资难的“痛点”,助推高科技企业腾飞。
【浅谈新形势下小微企业信贷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