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实施意见

时间:2022-12-28 15:20:07 来源:妙峰文库网

县域经济是支撑“一干多支”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石,是南充建设成渝第二城、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的重要支撑。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是顺庆的重大历史使命。为确保争创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根据省市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市委六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和区委六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载体、以创新为驱动、以政策为支撑,着力建设主城功能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宜居宜业示范区,全面提升我区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经济实力和区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实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等方面指标迈进全省33个城市主城区前列,成功创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具体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不低于9.5%,2019年达到440亿元,2020年达到480亿元,2021年达到525亿元,2022年达到575亿元。

二、主要举措

(一)全力做强做大产业

1.做强新型工业

建设高端园区。高标准拓展园区空间、完善园区配套功能、加快高端产业填充,不断扩大园区服务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到2022年,建成园区核心区面积30平方公里、入驻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发展高端产业。大力实施“百亿产业生产基地培育工程”,做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以鑫达、泰鑫为龙头的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以中科九微、重汽为示范的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华讯方舟、和泰光纤为骨干的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到2022年,全区工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年均保持10.5%以上,新增上市工业企业1家以上。

实施高端驱动。实施企业技改专项行动,推动重点传统产业规上企业完成技术改造;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奔腾计划”,专利倍增“奔涌计划”、创客顺庆“奔云计划”,加快培育一批“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驱动提升企业整体质量;
深化校地企合作,建立一批院士工作站点、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大力发展楼宇工业,推进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15%以上。

2.做优现代服务业

优化空间布局。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构建“一核”,在燕儿窝片区打造中央商务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巩固“三圈”,优化五星商圈、南门坝商圈、西华商圈业态,打造“黄金三角”协调联动的高端消费中心;
形成“多极”,打造北湖风景街、西巷文化商业街、清泉坝特色商业街、川北凉粉文化创意园、清泉寺特色文化小镇、奥宇望和啤酒小镇等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品”的多元消费场景。社消零总额年均增速12.7%以上,到2022年,总额突破4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0%以上,到2022年,总额突破290亿元。

提升企业实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仁和春天、新世纪百货、茂业百货、天赐名店等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塑造企业品牌,成为行业领军。大力实施服务业企业升规扩能计划,推动社消零库内企业达到220家以上、服务业规上企业达到80家以上、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0家以上。

发展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积极布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业态,开拓数字经济新市场。大力发展创意经济,培育动漫、手工艺品、产品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大力发展康养经济,推行“康养+医疗”“康养+农业”“康养+旅游”模式,着力构建全域全龄健康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

3.做大都市农业

深化农旅融合。以西河为轴,发展观光农业,打造以七坪寨、四方寨、元池坝为核心的“城市后花园”。以嘉陵江为轴,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以锦绣田园、青山湖、黄伞坝为核心的嘉陵江山水田园休闲农业旅游线路。以潆新线为轴,发展体验农业,保护性开发桂花水库、老君山、崇仙境森林公园等,包装推介一批旅游节会,形成以赏花采果、垂钓娱乐等为特色的体验农业旅游线路,实现农旅全域融合发展。

建设产业园区。在“沿江东线”,提档升级蔬菜产业基地3万亩。在“田园西线”,建成特色观赏和药用花卉林木示范基地1万亩。在“产业中线”,建成以晚熟柑橘为主的特色水果基地3万亩,建成优质商品粮油基地5万亩。到2022年,建成25个以上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创建省级示范园1个。

培育特色品牌。在稳定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推动“雨田藤椒”等特色农产品实现产地初加工。培育农文商旅融合产业品牌,延伸粮油、经果、畜禽精深加工产业链。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引导重点企业争取有机农产品认证。到202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8万吨,农产品初加工、精加工企业分别达到6家、3家以上,农产品商品化率达到70%以上,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30个。

(二)全面统筹城乡发展

1.提升城市品质

做大城市格局。坚持“山水田园西线、产业发展中线、现代都市东线”“三箭齐发”,统筹推进城市向北、顺庆向上。重点推进交通向北,抢抓省、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机遇,积极争取成南达万高铁、汉巴南铁路过境建站,加快推进南充市第二绕城高速连接线、顺蓬营一级公路、西顺嘉快速通道、顺仪公路和滨江大道延长线、金融大道延长线、通江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建设,拉大城市骨架。

做美城市形象。继续做好城市主干道和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推进城市立面重塑,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全力打造清爽、整洁的城市形象。全面改造和建设北湖公园、中央森林公园、气象公园、舞凤山公园等城市公园,加强西山、青龙山、大营山和西河生态保护,全面彰显“青山为屏、江河为带、绿地相连、园城一体”的城市生态之美。统筹历史文物保护和城市更新,打造延续文脉、涵养文气、传承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

做精城市管理。持续完善“部门牵头、属地负责、公众参与、社会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不断完善潮汐市场、智能停车场、星级公厕等基础设施。坚持示范引领,纵深推进街道分类管理机制,打造示范街区,形成街面清爽、规范有序、靓丽生态的城市管理典范区。

2.推进城乡融合

建设特色小镇。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要素向重点集镇延伸,配套实施农民市民化等落户政策,增强重点集镇的区域引领和吸附力,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全面提升农村发展基础、生活质量、人居环境,打造幸福美丽新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基础设施改善、乡村组织人才培育、优良乡风文明传承、嘉陵江生态走廊建设、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脱贫奔康工程提升。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科学治理水平。积极创建省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创建一批先进乡镇、示范村。

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大力推进三国文化城、嘉陵江生态旅游大走廊、红色文化主题公园、工业遗址文创园、田园西河生态旅游综合体、世界木偶主题公园“六大项目”,实施文旅特色镇村培育、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文旅活动品牌培塑、文旅发展主体培育、文旅融合创新、文旅服务提质“八大工程”,建设以三国文化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核、以嘉陵江文化为主线的生态旅游带、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传承示范区、以丝绸文化为主调的展销展演区、以乡村文化为主导的观光度假区,让顺庆旅游走出全省、闻名全国。力争到2020年,入围全省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到2022年,成功创建全省天府旅游名县。

3.优化生态环境

实施青山绿水大保护。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线,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促进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与生态环保规划“多规合一”,构建生态环境管控体系。深入推进全域绿化行动,全面开展植树造林、禁采禁伐行动,扎实推进嘉陵江绿色走廊建设。

打赢蓝天净土攻坚战。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持续巩固环保督察、禁养区养殖场关闭、非法采砂场取缔“三大成果”,严防死灰复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力争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90%以上、95%以上,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践行绿色低碳新理念。大力支持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因地制宜发展绿色高载能产业。大力推进种养结合、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积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被动式、装配式建筑,推动低碳社区发展,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共享出行、绿色生活等新生活模式。万元gdp能耗年均降低率1%。

(三)大力改善社会民生

1.推进社会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点推进大学城、职教城、南充高中北部新城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五星教育集团、南充五中教育集团化发展,招引8-10所大学、3-5所职业院校入驻,打造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三大强区”。重点发展卫生健康事业,有序推进健康中国系列促进行动,依托川北医学院、市中心医院等辖区内三甲医院和成渝、沿海等地的医疗优质资源建立专科联盟,打造区域卫生医疗中心,推动市中医医院、区妇孺医院、区人民医院等晋级升等,实施城乡医疗一体化改革,建立区域内紧密型医疗共同体,打造立足南充、领先川东北、辐射成渝医卫强区。大力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全面建成城乡“15分钟健身圈”,打造一批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承办一批国省知名赛事,建成全民健身体育强区。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年均增速达10%以上。

2.提升就业水平

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动态摸排全区人力资源情况,收集区内外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向就业需求人员推送信息、组织双选。全面做好职业技能培训,继续强化公益性岗位开发、担保贷款、社保补贴等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多渠道就业创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持续深化治欠保支工作,深入开展劳动者权益维护行动,成功创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9%、10%以上。

3.强化社会保障

大力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相互衔接,实现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加强基本生活救助制度与专项救助制度有效衔接,促进社会关爱援助、慈善事业与社会救助统筹发展。推行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等模式,规范社会养老服务,不断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坚持“房住不炒”理念,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妥推进住房租赁、共有产权住房等模式,形成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四)着力防范化解风险

1.防控债务金融风险

严格执行财政预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大存量债务置换力度,着力控制隐性债务,进一步优化债务结构、减轻债务利息、完善管理办法,将政府债务控制在合理区间。依法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强金融监管力度,规范金融行为,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2.防控社会稳定风险

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打侵财、扫毒害、护民生”专项行动,严打“两抢一盗”、诈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严打破坏经济发展软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营造优质环境。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优化城区巡控机制,健全城区“一三五”快反机制,深入推进感知源建设,提升治安防范信息科技水平。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助力矛盾化解,深入开展“积案清仓”专项行动,依法规范信访秩序。

3.防控安全生产风险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属地责任、厘清监管责任、落实主体责任。聚焦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工矿商贸等事故高发领域,建立健全隐患清单管控机制。加快应急指挥体系建设,组建应急救援专门力量,搞好救援演练,完善应急预案,强化物资储备。推动责任压实、隐患治理、应急救援“三个到位”,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保持“零发生”。

(五)持续深化改革开放

1.优化营商环境

严格落实“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周期和企业开办时间,深入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建设;
高标准建立以包容创新、审慎执法为理念的市场监管制度,严厉打击向企业伸“黑手”、要“黑钱”、搞“吃拿卡要”的人和事,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2.搞好开放合作

建立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大力实施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归雁招商,着力引进影响力强、对自身发展有支撑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国省战略,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成渝西、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等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广交会、西博会等经贸活动,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步伐,引入一批适合我区产业规划的支撑性项目。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达30%以上。

3.发展民营经济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降低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等领域门槛。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和有关政府性基金减免等各项政策。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期限、利率水平和还款方式。支持民营企业进行规范化公司制改制,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实施小微企业融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完善融资担保服务体系。

(六)不断强化政策支撑

1.用好财政杠杆

对考核指标实现重大突破的,结合区级财力状况和上级奖励情况,分层次高低、贡献大小合理设置奖励金额。全面落实楼宇经济、大型商业综合体、工业经济等区级扶持政策,配套实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推动形成财政资金与结果评价挂钩的新机制。积极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市场化运用好区级融资平台,规范政府基金运作,做强县域经济发展金融支撑。

2.强化用地保障

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加大对违法侵占耕地和基本农田查处力度。采用一次规划、分批供地方式,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管理。积极争取省属单列用地指标,大力推进挂钩试点和土地整理项目,有计划购买域外土地指标。全面梳理项目用地情况,分类建立土地使用台账,有效清理低效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充分运用国家政策支持现代农业、服务业等用地政策,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弹性供地方式满足重点项目用地。

3.加强人才支持

全面落实“嘉陵江英才工程”“果城菁英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年薪激励政策。探索高校、科研院所担任职务科技人才获取现金与股权管理办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建立高层次人才协议工资、收益提成等更多分配机制,打破身份、学历、人事等制约,推动人才合理流动配置。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争创工作的指导、监督、决策等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于区发展和改革局,负责进一步细化争创工作年度任务、检查督导落实情况等。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加强沟通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左右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二)细化目标任务

各考核指标牵头单位是争创县域经济发展强县的责任主体,要加快制定争创行动三年实施计划,把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明确到年、细化到月、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任务目标,各司其责、各尽其职,确保各项争创工作有序推进。

(三)强化工作考核

县域经济考核指标监测考评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先评优、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区委区政府将对季度指标数据异常或不达标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对年度指标数据异常或不达标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2年年度指标数据异常或不达标的单位相关负责人进行严肃问责。

【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实施意见】相关文章:

1.保安部年度总结保安年终总结13篇

2.优秀话务员工作总结4篇(2024年)

3.2024年度造价工程师年终个人工作总结5篇

4.个人总结结尾7篇【通用文档】

5.2024年关于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情况述责述廉报告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