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工信局单位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五篇

时间:2022-12-29 18:15:05 来源:妙峰文库网

【篇一】

一、**年工作情况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
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完善党组织结构和党建工作制度,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为依托,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1+1+1”、“双百工程”结对共建、机关党团员进社区(村)和机关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明显提升;
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全面彻底肃清李嘉、万庆良恶劣影响,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全力维护政治安全和制度安全;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强化干部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大力教育引导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切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二)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工业加快转型升级。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实施工业技改投资,通过技改投资推动企业加快工业投资,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全区工业技改投资达52.8亿元、增长37.8%,工业投资完成81亿元、增长39.7%。落实市iab和nem产业行动计划,着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城市价值创新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价值创新园加快建设,**汽车城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广汽爱信变速器等重点项目签约落户,广汽智联新能源汽车项目于年底建成投产,加快谋划工业总部经济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为引进重大产业项目搭建平台载体。**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28.2亿元,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834亿元。

(三)促进消费升级,促进商贸业稳定增长。大力开展办节办展促消费活动,举办**年**国际美食节、第三届****大罗塘珠宝节、**年**国际购物节**区分会场暨**区购物旅游嘉年华等节庆活动,全力保障宜家家居、基盛万科中央公园、长隆熊猫酒店等新开业商贸项目良好运行,吸引周边地区大批消费者到我区消费,促进全区商贸业稳定增长。**年,全区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3045.5亿元、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3亿元、增长6.5%。

(四)全力开展外贸新业态,力促外贸扭降转增。加大力度扶持市场采购贸易新业态,推动市场采购出口业务快速发展,**年市场采购出口实现增长22.7%;
推动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取得突破,莲花山口岸跨境电商平台运行良好,加快培育外贸新增长点;
会同口岸联检单位优化提升口岸通关环境,报关、报检申报项目由原229个精简至105个,加快推广“单一窗口”快速申报,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区内货物进口、出口平均通关时间为23.68小时和2.23小时,分别同比压缩72%和80%。全区外贸扭降转升,**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277.3亿元,增长4.4%,对**市进出口贡献率居全市第一,其中,出口818.1亿元、增长5.9%,进口459.2亿元、增长1.9%。

(五)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力争利用外资实现增长。进一步简化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管理手续,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准入“一体化”集成服务改革,实行工商登记与商务备案“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外商投资企业备案时限缩减至1个工作日;
着力解决外资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引导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31.2亿元和14.8亿元。

(六)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创建,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文商旅产业融合发展,新增永华艺术馆、渔人码头多彩小镇两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我区a级景区累计达到8个;
完善旅游决策咨询制度,成立由10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区全域旅游顾问委员会;
深入开展“厕所革命”,**年全区新改建旅游厕所26座,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完善旅游交通服务,开通区内旅游公交接驳专线,在**南站综合服务咨询点设置“**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构建便捷、快速、舒适的“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体系;
全域旅游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在人民网发布的**上半年全国5a级旅游景区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中,长隆旅游度假区位居**省第1名。**省景区行业协会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长隆旅游度假区、宝墨园、岭南印象园3景区获评**年**省“十佳综合好评景区”,宝墨园、**科学中心、长隆旅游度假区、岭南印象园等4景区今年连续两个季度(第二、第三季度)入选**省游客满意度最高前10名景区,宝墨园蝉联榜首。**科学中心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荣获“最大的科技馆/科学中心”称号。全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达4500.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512.5亿元,分别增长11.5%和11.9%。

(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1.推动省市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大学城—国际创新城作为十大核心创新平台之一、**南站商务区作为37个创新节点之一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总体规划,积极争取**汽车城、万博商务区等重大产业平台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大学城港澳台青创基地示范点挂牌运营,积极谋划****智能制造产业园、**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工业经济总部园区以及**国际科技创新城产业孵化基地,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2.推动科技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在全市率先实行产业园区产权分割政策,各大科技园区年总产值预计超1000亿元。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区”企业创新平台服务体系,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粤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器启动运营,全区共有众创空间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2家,在孵企业约800家,毕业企业超100家。华创动漫产业园、**巨大创意产业园、番山总部e谷等园区入选第一批**市提质增效园区。

3.创新主体培育迈上新台阶,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百果园网络、巨杉软件、创显科教、绿航科技4家企业入选市“未来独角兽”企业20强,明珠电气、佛朗斯2家企业入选市“高精尖”成长企业10强,预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500家。

4.着力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深入实施“1+4”产业人才政策,用足用好人才专项资金,引进广日电梯、广汽研究院、思科(中国)、论客等一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团队;
大力实施“青蓝计划”,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创业,打造青蓝品牌成为粤港澳三地大学生创业知名品牌。

5.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为实体经济造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充分发挥区科技企业上市培育促进中心作用,加强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全区上市企业总数达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60家,**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426家。

6.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推动发明专利申请快速增长,**年全区专利申请量2.7万件、增长59.5%,专利授权量1.7万件、增长46.8%,授权量居全市第一。

(八)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实施《**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2年)》,思科(**)智慧城产业发展中心建成开放,思科公司及其30家合作伙伴企业实现营收20亿元,华多网络、铂亚信息、艾媒数聚等重点企业成为国内信息行业标杆企业。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纳入乡村建设规划,加大力度建设通信基站、光纤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城中村、老旧社区的三线整治工作,宣传推广应用4k电视网络,推进我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九)深化暖企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五个一批”企业服务,协调各部门、各镇街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和扩大经营;
贯彻落实**省“民营经济10条”和**市“民营经济20条”,加大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方面支持,用好用足各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扶持企业做强做大;
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健全重点企业库,主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十)立责于心履责于行,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加大**(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及产业集聚带建设招商力度,强化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民生帮扶和社会保障帮扶,对口帮扶**五华投入资金超1亿元,35条相对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率达98.4%。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新成效,实施“广黔同心•携手同行—万企帮万村振兴计划”,安排14个镇街、5家区属国有企业牵头与**毕节威宁、赫章76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全区先后派出28名教育、医疗等专业人才到毕节两县挂职帮扶,接收毕节两县骨干教师跟岗学习279人次、医护人员进修64人次。援疆援藏工作有序开展,累计帮扶新疆疏附县629.3万元、西藏波密县277万元。

当前,我区经济和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短板,支柱产业相对单调,传统汽车产业面临产能瓶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擎带动效应尚未凸显;
中美贸易战加剧,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外贸外资稳增长压力较大;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不足,**大学城的创新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有待加强。

二、**年工作计划

**年,我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力推全区工商业、外经贸、科技创新、对口扶贫等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

(一)抓党组织全面加强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积极贯彻**市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党员领导领学带学督学”活动;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工作激励机制,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抓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狠抓“小升规”,做好广汽、广菲克扩产能服务。着力发展iab、nem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思科智慧城加快发展,推进**国际零部件产业园和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引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实施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重点加快广汽爱信自动变速器、广汽时代动力电池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抓商贸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办展促消费,重点办好**年**国际美食节和**区购物旅游嘉年华活动。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保障市场供应,加大大型商业综合体节假日商品供应力度,推动专业批发市场提档升级。推动商旅融合发展,支持一批大型商贸综合体申评a级景区。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南站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重要交通节点的综合优势,聚焦引进港澳地区律师、测量、检测、会计、建筑师、高级金融等高端服务业。

(四)抓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实施《**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行动方案》。大力发展市场采购出口等外贸新业态,推动我区珠宝首饰、机电产品等优势产品向港澳、“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出口。打造高效便利通关口岸,加快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国家标准版,加强通关“互联网+”应用,助力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提升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化备案手续,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营商环境,抓好爱信等项目建设。

(五)抓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全力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大学城-国际科技创新城、汽车城打造成粤港澳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核心战略平台,万博商务区、**南站商务区打造成为粤港澳重要创新节点,加快**大学城科技创新产业园和**区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和建设。推动科技产业园区发展壮大,充分发挥**科技产业园区发展联盟辐射功能和引领作用,加强对园区产业、招商、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统筹,引导园区加大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产业链招引力度;
用好用足产业园区产权分割试点政策,争取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完成产权分割。培育壮大创新企业主体,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技术改造壮大一批、着眼长远培育一批,实施分层分类服务科技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为,着力推动一批规上企业升级成为高新技术企业,支持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壮大成为规上企业和行业标杆企业,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600家;
实施“独角兽”企业发现培育行动,年内争取培育2至3家“未来独角兽”企业,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大力实施“青蓝计划”,加大对已落地青蓝项目支持力度,重点在政务服务、资金申报、企业管理等方面加强扶持指导,将“青蓝计划”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知名品牌。

(六)抓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力推进对口帮扶**五华35个相对贫困村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坚持“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帮扶贫困户实现长效增收脱贫;扎实推进结对帮扶**赫章县、威宁县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任务,力争在支援人才和帮扶实效方面走在全市最前列;落实新疆疏附县、西藏波密县民生对口支援,与帮扶地区建立教育、医疗等民生结对帮扶机制;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加强驻村干部、帮扶资金和帮扶项目管理,保障扶贫帮扶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七)抓企业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区领导“暖企”调研工作和“五个一批”企业服务工作,落实区“民营经济20条”;
加大民营企业培育力度,多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开发全区重点企业服务平台、政企互动小程序,建立及时反馈的企业服务工作机制;
组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着力解决制约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用地、融资、自主创新和人才引进等各方面的问题,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篇二】

今年以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保持整体进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总目标,牢牢抓住“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两个关键,着力加强“企业服务、要素保障、融合发展”三项重点,工业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稳中求进的新局面。

一、**年工作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保持稳中向好、稳中有进良好态势

1.工业增加值。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11.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水平1.4个百分点,超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增速排位全省第4。全市24个重点监测的行业大类中有18个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75%。其中:煤炭、有色冶炼、电子信息制造等支撑作用明显,分别增长52.7%、23.9%和13.14%;
医药、电力生产供应等增速平缓,分别增长2.0%和5.9%。

2.工业投资。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6%,全市完成500万元口径工业投资205.55亿元,完成省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100.27%,完成技改投资70.9亿元。

3.千企改造。**年度,全年实施千企改造工程94户,涉及项目110个,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5.8%,完成投资77.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5亿元的103.7%。

4.园区建设。**年全市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05.15亿元(2000万元口径),占省级全年目标任务(520亿元)的97.14%,同比增长8.0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54.91亿元。

5.民营经济。1-12月,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657.18亿元,同比增长8.17%,完成全年市级目标任务数(650亿元)的101.1%,超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数(560亿元)。

6.大数据产业。1-12月,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3.14%,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实现241.74亿元,同比增长77.5%,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

1-12月,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153.51%,占目标任务3.2亿元的212.5%;
500万口径软件业务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85%。

7.能源产业。全市共有各类煤矿53个,设计(核定)能力为1461万吨/年。全市现有53个煤矿经兼并重组后,预计保留煤矿为42个,总设计能力1860万吨/年。全市煤炭产量797.2万吨。

8.匹配指标。全市完成工业用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5%;
完成工业增值税11.77亿元,同比下降16.6%;
新增入库统计工业企业50户,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其中,宇顺煤业、锦程铝业、红星山海科技等企业新增贡献作用较大。

(二)主动履职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亮点纷呈

1.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深入实施工业“一二三”发展战略,指导重点企业制定转型升级方案,实施改造110个项目,完成投资77.8亿元。以“走出去引进来”为抓手开展招商引资,引进高成长性、极具发展潜力的基础能源、装备制造、智能终端企业等来安洽谈投资,承接优势产业转移。功能完善园区转型升级产业聚集,规模效应较弱的园区制定转型升级计划发展循环经济等特色产业,基础薄弱的园区走“小而特”、“小而优”的发展新路培育引进特色食品加工等绿色产业。

2.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深化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推动八大百亿级重点工业产业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年,全市大数据电子信息、清洁高效电力、基础能源、现代化工、装备制造、特色轻工、新型建材八大重点工业产业完成总产值847亿元,顺利完成年度既定目标。八大百亿级产业有6个实现正增长,其中:大数据电子信息、基础材料和基础能源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清洁高效电力、装备制造、特色轻工增速在5%以上;
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增速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3.民营经济降本增效。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民营经济发展政策,助力小微降本增效。推动减税降费,全年共为各项市场主体减免税收20亿元。取消、减征、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年以来,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1项、降低1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取消1项。**年共召开7次安顺市中小企业创业融资支持基金审批委员会会议,共审议申贷企业49户,审议放贷金额1.867亿元。

4.工业生产安全推进。**年以来,强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生产风险,加大煤矿、民爆行业各类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整治,整改合格率达96.5%,安全生产基础不断推进和夯实。**年,全市基础能源领域和民爆物品生产企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煤矿企业取得连续6年未发生煤矿井下生产安全事故的可喜成绩。

5.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成立安顺市5g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我市5g建设应用和产业发展。中国电信**分公司与中航贵飞公司签署5g场景应用试点合作协议,并已建立了4个5g示点基站。搭建“云上**·安顺彩云”分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数据开放平台,实现煤炭大数据平台、旅游大数据平台、军民融合系统、工业园区管理系统等部分数据资源的聚集。深入推进“小康讯”成果巩固计划,加强贫困县、贫困村精准覆盖,开展查缺补漏,在全市行政村实现100%通光纤网络和4g网络覆盖的基础上开展“小康讯”行动计划“升级版”,完成303个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完成投资2671.98万元,完成**年全年目前任务100%,并积极协调省通信管理局和市移动公司继续加大投资,将**年的项目提前到今年来实施,并于11月正式采用“飞地系统”对30户以上自然村进行覆盖,确保**年底前完成所有站点的建设及开通。

(三)多措并举为全面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保障

1.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一是抓主体指标运行调度。抓主体指标时间节点控制,对全年工业增加值、新增入规企业、工业投资等主体指标进行了责任分解,并按时间节点督促调整。二是强化重点行业调度。按行业板块成立行业调度工作专班,加强八大百亿级产业指导服务。三是抓停产企业复产。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切实推动全市规模以上停产、减产工业企业制定印发《关于切实抓好停产减产企业复产增产工作的通知》,对7户停产企业、85户减产企业进行帮扶。对停产减产企业按八大行业进行分类,由对应市领导领衔推进停产减产工业企业复产增产工作,宇新硅材料恢复生产,晨春石业、红星发展、久联民爆等17户减产企业提升负荷。四是抓项目完工投产。对百灵颗粒制剂项目下达扶持资金388万元,促进其加快颗粒制剂项目建设,在**年实现投产,确保医药行业整体发力。五是抓电煤保障供应,推动电力直接交易。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落实**年电煤保供和安顺电厂存煤考核奖惩措施的通知》,加强协调强化电煤保供日调度、周总结、月通报和适时提醒警示机制,年底安顺电厂存煤32.7万吨,完成省下达11月底存煤33万吨季节性目标任务。组织27家重点用电企业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签订了直供电协议,全年完成交易电量23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3万元;
积极争取黄果树铝业、百灵集团、三力制药等49户企业享受全省部分特色和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价支持政策,全年减免电费共计4200万元。

2.推进产业创新升级,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全市工业投资,积极申报省“千企改造”工程重点项目,中航贵飞等7户企业纳入“千企改造”工程省级龙头企业,红星发展等7户企业纳入“千企改造”工程省级高成长性企业。百灵银丹心脑通通软胶囊国内gmp与国内申报标准的质量体系及生产线改造、**水泥日产45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红星发展扩建2万吨/年硫酸钡副产1万吨/年硫化钠、红星山海生物科技年产1600吨辣椒油树脂和400吨辣椒红色素等重点项目建成。二是持续推进项目申报。积极指导企业申报中央、省级有关部门专项资金,截至到目前已向上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6777万元,十大千亿级产业振兴专项申报项目64个,其中红星发展等36个企业申报的项目获省十大千亿级产业资金6120万元支持;
申报省工业绿色发展基金的企业项目59个,其中康命源等7家企业获得基金9200万元支持,带动银行跟投13044万元。三是持续开展“万企融合”大行动。深化推广大数据在各领域的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全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水平。全市完成打造融合标杆项目8个、融合示范项目82个、带动融合企业120户目标任务。**年我市参加全省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评估工作评估企业共有863家,同比增长2.6%,融合指数34.3,较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企业参与评估意愿和填报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四是加强工业质量品牌和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制定《安顺市**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计划》,积极组织**百灵等4家企业参加**年全国质量标杆云南行交流活动暨第三届全国可靠性经验交流大会,学习标杆企业管理上的先进做法,增强企业创建“质量标杆”的信心和动力,组织企业参加省工业企业质量和品牌诊断培训、高交会等。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省级企业技术心、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及智能制造中心等。安大获**年(第26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双木农机、固达电缆2户企业获**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中航贵飞、黎阳国际2户企业获**年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正在指导富强包装申报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第四批)试点,大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3.加快园区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传统产业。一是推进产业入园。以产业集聚为主要抓手,精心筛选入园项目,形成聚集发展优势,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产业集群。目前,形成了能源、装备、建材等3个百亿级产业。医药、智能终端、纺织、造纸、食品饮料等占比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精细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医药、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培育有效推进。二是优势产业再上台阶。推进贵飞工业联合体构建,4月19日“贵飞工业联合体”成员单位长沙天映公司顺利完成贵飞公司某无人机维修完成总装交付,5月27日宝胜股份**航空线束分公司举行成立仪式。三是特色轻工推进发展。制定了**年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开展节假日期间安全检查和食品安全防风险防控抽查,加大特色轻工企业参加7次品牌宣传活动,提高安顺特色轻工产品知名度、影响力。**年1-12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四是基础能源安全有序。积极推进煤矿“两化”改造攻坚,大力开展瓦斯抽采、矿井水和煤矸石三利用工作,**年度共获得中央和省级财政奖补资金4598万元,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截止目前,全市完成整合技改工作的煤矿有3个,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年实现建成投产煤矿1个、开工建设煤矿7个,开展煤矿“三图”审查工作,对22个正常运转的煤矿进行现场审查,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加快大数据投资建设,推动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加强产业聚集。将西秀智能终端产业园作为全市智能终端制造示范基地,现已建成标准化厂房40万平方米,签约进驻企业40家,投产企业31家。二是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1-12月,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8亿元;
“六网会战”储备互联网项目102个,总投资488926.71万元,完成投资109107万元。三是加快数字建设。加快推进了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一云一网一平台”等互联网新型数字设施建设。四是推进数字政务。推动在云上**多彩宝移动服务平台“本地化”服务工作,通过打造“我的安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安顺文化、人文、地理、旅游、美食、交通等数据汇集,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品质。

5.严控能源总耗,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一是严把绿色调度关。积极贯彻落实《**省绿色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下发重点工业企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利用推进情况办法,及时调度汇总统计工业固废情况。二是严把绿色制造关。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工业副市长为组长的安顺市推进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下达了“**年安顺市磷石膏建材推广应用目标任务”。以项目申报引导企业和园区提升绿色化水平,督导全市企业做好工业节能降耗、走绿色发展道路助推工业高质量发展。百灵集团成功获批工信部国家级绿色工厂,西南水泥厂成功获批省工信厅省级绿色工厂,平坝高新区申报绿色园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三是严把节能监察关。制定年度节能监察计划,狠抓节能监察提升绿色化水平。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第三方机构开展对造纸、化工、建材等22户重点高耗能行业企业全面开展工业节能监察(抽查),督促工业企业落实整改主体责任,开展能效对标管理,促进工业企业绿色化发展。完成了规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3%的目标任务。

6.坚定不移发展民营经济,夯实民营经济发展成效。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强化领导联系帮扶,**以来,市领导到联系的88家重点民营企业开展帮扶120次,解决各类问题45项。一些涉及企业降低成本、加强融资、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二是推进协调服务。指导示范平台申报,目前安顺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获“**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称号。组织企业参加**年“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活动,我局荣获优秀组织奖。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会展拓宽营销渠道。三是抓好培训工作。组织开展“**省星光培训工程--**年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培训班,共计培训人数180余名,为全市项目申报奠定了基础,提高项目申报质量。四是实施“专精特新”工程。**年共向省推荐拥有较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特色产品的43家民营企业,预计我市纳入省“专精特新”工程培育企业将达到233家,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向好。

7.抓好企业服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一是抓好跟踪服务。建立健全制度、强化项目调度,对全市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千企改造”工程项目实行月调度,落实市领导及市直部门联系帮扶制度,加强指导跟踪服务。二是破解融资难。围绕“贵工贷”、“贵园信贷通”等省级融资工具,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创业贷”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预计全年可完成融资支持业务50笔,审贷金额2亿元。三是开展

“规转股”市场主体培育。筛选124户条件成熟、成长性好的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了安顺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转股”后备资源库,选择90户企业作为我市“规转股”工程重点对象进行培育。四是积极申报改革试点。目前全市已有两个园区纳入全国试点,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提升项目招商引力。五是开展审批制度改革。安排专人负责,目前,已提交了通信设施五个环节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并联实施,进一步简化办理手续,为客户提供了便利。

8.加强系统党的建设,为工业健康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一是认真抓理论学习。制定中心组和机关干部学习计划,落实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周机关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研讨。二是抓机关作风建设。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纪律建设改进机关作风的通知》,坚持抓早、抓小、抓常,进一步规范和强调九个方面纪律42小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了机关作风建设水平。三是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年在全局组织开展排查整治“天价烟”背后“四风”问题自查,经自查全局83名干部职工无一例违规;
组织局4名相关公职人员签订中考、高考“升学宴”和“谢师宴”抵制操办承诺书。四是抓党组织建设。制定了**年党建工作要点,高质量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机关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按照市委相关文件推进局党组织标准规范化建设,提高党组织及基层党支部工作的计划性和规范性。五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年全市工信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在市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对第六督导组暗访督导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分解落实,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年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我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工业经济运行存在风险。受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波动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停产减产企业面广,部分行业和重点企业出力不足,不利于全市工业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工业投资增长后劲不足。全市的大项目、好项目少,区县发展不均衡,工业投资增长受到亿元项目投资不足的影响,增长显著乏力。三是在建工业项目后劲不足。在建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体量较大的县区呈现减少趋势,在库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较去年同期减少,工业发展项目支撑乏力。四是煤矿产能释放不足制约。煤矿兼并重组工作推进缓慢,老系统资源枯竭、新系统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导致煤矿企业断档期,产能下滑,加之煤矿老系统安全基础薄弱,安全生产风险较高等因素导致生产受影响。

二、**年工作打算

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和工业发展“一二三”战略,强力推动八大百亿级产业振兴行动,推动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新增规模企业用户30户,5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完成111亿元,同比增长13.7%,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550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700亿元,增长7.69%,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66.1%。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达10%;
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0%;
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亿元;
年底实现全市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率达100%。完成融合标杆项目6个、融合示范项目60个、带动融合企业120户。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6%左右。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为实现预期目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采取工作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协调服务。突出工业经济目标管理,做好全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分解,加大各县区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通报力度。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切实加强对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强化运行风险预警预控,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加强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充分发挥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机制作用,以方案促落实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增产、增收、增效,确保到**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8%。继续抓实抓好要素保障,强化“淡储旺用”电煤和电力供应平衡,建立“一一对应”保供关系。协调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与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对接,促进电力直接交易,提高火电利用小时。

二是持续抓好项目与投资工作调度,加强观摩项目培育。科学分解任务,强化目标控制,确保完成全年目标。对5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千企改造”工程项目实行月调度。督促县区盯紧看牢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建设,对5000万元上的重点项目包干到户,按旬对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用地、环保、资金等方面的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任务。全力做好**年的工业项目建设推进大会筹备工作,全面梳理拟观摩项目并抓好项目的培育,确定具体观摩项目和观摩路线,促进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继续深入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发挥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各县区申报省“千企改造”工程重点项目,并指导企业做好升级改造,在全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千企改造”工程企业帮扶力度,指导辖区内“千企改造”工程企业纳入帮扶工作组,严格按照帮扶职责分工,确保每个项目有人盯。指导制定改造方案,明确时间表、绘制路线图,推动改造项目顺利实施,早建成、早见效。

四是做好“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编制。准确把握国内外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组织编制,深入推进安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科学谋划,破解瓶颈,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十四五全面提升全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提供指导。

五是加快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安顺市八大百亿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方案,确保到**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基础能源、清洁高效电力等八大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充分发挥市领导领衔推进重点工业产业机制作用,按照“一个产业、一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实施方案”的思路,指导帮助重点产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增效益,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增产、增收、增效,引领行业发展,成为行业发展风向标。

六是构建绿色体系抓降耗。从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入手,继续抓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精准调度全市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和利用情况,确保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目标任务。指导建设一批带动作用强的规模化综合利用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强全市工业企业在新建、改扩建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宣贯、指导和组织申报奖补工作。引导社会投资向智能制造、节能减排、质量品牌等关键环节和产业链“短板”聚集,集中力量支持骨干企业稳产增产扩产、延链强链补链。建立完善重点技改项目推进机制和绿色通道制度,强化项目跟踪监测,实施精准服务,进一步提升我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积极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申报工作,重点推动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及绿色供应链项目的创建与申报工作,构建绿色体系实现降耗目标。

七是推进园区集聚集群集约绿色发展。以工业园区为载体,立足“八大百亿级产业”重点产业,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土地集约的要求,以“集约集群、智能融合、绿色安全”为理念,引导优质项目、企业、资源向园区集中,向优势产业集聚;
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共生,推动产业园区低成本改造;
以提质增效为重点,通过产业园区内资源的循环、集约、共享,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降低产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成本,促进能源梯级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的分类利用和循环使用、网络互联智能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完善高效,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群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按照“功能齐全、适度超前、逐步建设”要求,优化园区功能分区,防止基础设施过度投资、超标准建设。在招商引资、选商引产过程中,优先考虑闲置标准厂房的利用,突出体旅融合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引入一批厂房占用小、创新能力强、附加值高的高端、高质、高效企业入驻闲置标准厂房。

八是继续推动“万企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数据“聚通用”。继续推动“万企融合”大行动开展,推动军工企业、传统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工业向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融合升级;
推动农业向生产管理精准化、质量追溯全程化、市场销售网络化融合升级;
推进服务业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融合升级。依托“安顺彩云”平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全市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在平台上集中运行,实现硬件设备共享共用,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出台信息资源管理办法、安全共享机制等文件,加快推进全市数据资源共享工作,促进共享机制规范化、安全化。强化同级部门间沟通协调,共建政务管理系统,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开放平台,搭建各政务信息系统间的桥梁,实现各类政务信息的集中共享,按需交换,消除孤岛。将各政务信息系统按工作关联进行业务重组和流程再造,把各自独立的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成纵向联通、横向联动,真实反映业务协同要求的综合应用,切实为政府决策部署提供大数据分析。

九是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党发〔**〕29号)要求,结合安顺民营经济发展实际,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降本减负,营造良好经营环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公平竞争,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转型发展,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维护合法权益,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大力支持民营企业纾难解困,营造良好服务环境。

十是稳步推进煤炭安全生产。抓好煤炭工业转型升级。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黔府发〔**〕9号)和《安顺市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安府发〔**〕7号)文件,作好煤矿技改扩能、智能机械化改造等相关工作。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抓好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批复后的督促指导工作,督促主体企业及煤矿积极开展批复后的相关后续工作,协调和帮助煤矿解决矿界重叠等难题,尽快完成整合扩能。加强对建设矿井的服务力度,督促煤矿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实现合法生产。结合煤矿采掘计划,继续开展煤矿生产建设检查工作,同时作好指导服务,使煤矿生产能够正常接续。切实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按照《安顺市30万吨/年以下煤矿有序退出方案》,督促煤矿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处置意见进行技改、关闭退出。持续强化“打非治违”,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从强管理、规范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夯实安全基础上下功夫,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十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学习重点,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上下功夫见成效。持续强化政治建设,提升系统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廉洁自律讲担当,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好“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推进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对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日常监督,加大对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的监督检查,严防“四风”反弹。扎实抓好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强化脱贫帮扶工作,积极实施产业扶贫,推动帮扶村加快脱贫进程,巩固脱贫成效。

【篇三】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经济下行的不利因素,区工信局突出“发展工业、服务企业”主责主业,围绕培优扶强重点企业、大力推动企业技改、拉长增厚产业链条,狠抓落实执行,全区工业运行平稳、艰难回升,部分指标增速排位为近年最好水平。

一、**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聚焦运行监测,夯实工业稳增长主线

一是运行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全区经济运行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主要工业品调度体系,监测面由9个扩大到33个重点工业品,涵盖了全区主导产业。对重要经济指标、省市考核任务,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及时通报情况、查找问题、弥补欠账,坚持一切工作具体化、可量化,集中精力抓落实。二是准确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强化部门协作,根据工业用电、产值数据对工业经济运行状况进行预判,把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作为运行动态分析的重点。通过高成长性中小企业专题调研、制造业综合评价现场查验等活动,真正沉到企业,及时发现和研究工业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及早采取措施或提出建议。畅通企业融资渠道,。三是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动态、有关政策、重点问题。开展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涉及重点行业上下游的影响分析、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有关情况分析、停产减产及退统企业有关情况调查、受错峰生产影响情况调查,进行了三次列统摸底工作。四是开展制造业综合评价工作。截至目前,完成线上填报、现场查验、专家评议三个阶段工作,基础数据整理和综合评估报告初稿已经形成,正在协调总院专家修改、提升,结合赛迪智库五大评测体系,出具系统性、针对性进行企业分类指导意见,为重点企业完成完成体检、试压,同时对7个重点行业进行深入剖析,强化了“亩产效益”的发展理念。

(二)扶持实体经济,推进工业项目建设

坚持“以项目为生命线”的发展理念不动摇,在做优增量调整存量上实现新突破。重点围绕6个省重点技改项目、8个市百项重点技改项目和34个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月评比、季通报,对项目建设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34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中天意机械装配式建筑装备智能化生产线研发项目、鑫旺机械锻造基地一期项目等9个项目竣工投产、4个项目试生产,其余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今麦郎集团新饮品二期项目高速水线和高超净线设备安装调试,进入试生产阶段;
联诚精密铸造与加工全流程绿色关键技术突破智能化改造项目节能电炉及自动浇注产线已投入试用。

(三)培育优势集群,拉长增厚产业链条

按照“无链建链、弱链补链、有链强链”的发展思路,拉长增厚造纸、橡胶两大主导产业链,重点突破装备制造、现代食品和电子信息三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条。经论证筛选,建立了总投资208亿元的强链补链重点项目库,筛选橡胶、造纸、装备制造、食品、高端化工等行业的51个项目入库,并开展定期调度,靠上服务。截至目前,太阳纸业45万吨特色文化用纸、迪一电子兖州区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带领联诚精密、金大丰机械等重点企业赴潍坊学习农机生产、铸造加工先进经验。配合济宁市机械行业协会,梳理农机产业链项目及公共服务平台,推荐我区农机产业集群参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

(四)引领两化融合,助推企业上云

引导推动智能制造。拓展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集成运用,促进传统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型。组织50余家企业通过省两化融合评估系统开展企业评估。国丰机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制造数字化车间成功申报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推荐通力轮胎申报**年两化融合重点项目奖补资金。组织天意机械申报**年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努力推动联诚精密申报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试点,力争年底通过认证。推动企业上云工作。引导更多企业在企业上云服务平台注册、申领云服务券,积极兑付“云服务券”财政补贴,助推中小企业降低企业信息化改造成本。组织5家企业负责人赴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培训中心参加济宁市工业互联网及企业上云专题培训班。瀚邦胶带成功申报市级企业上云标杆企业,获奖励资金20万元。

(五)精心组织谋划,积极对上争取

今年以来,通过举办民营经济政策宣讲会、“惠企之窗”政策解读会、联合18个区直单位建立惠企接线员制度等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和解读,指导企业准确理解政策、灵活运用政策,打通“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积极对上争取。天意机械被评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丰机械、金大丰机械被评为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军企业,联诚精密商用空调压缩机零部件智能化改造项目被评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组织金大丰、蒂德精机、大陆机械等三家企业的四个产品申报科学技术进步奖,我区共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
组织四家企业申报省制造业单项冠军;
组织金大丰、国丰机械等两家企业申报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产品;
组织金大丰、联诚精密等6家企业的7个产品申报“**精品装备”;
组织联诚精密申报**年度第二批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组织天意机械申报省服务型制造示范“1+n”项目,推荐华勤神州轮胎公司申报**年度省重大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积极推荐太阳纸业申报全省新跨越民营企业。

(六)推进技术创新,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指导企业做好省级技术创新项目的申报,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省级项目支撑,预计获批省级项目51项以上;
重视研发机构的提档升级,开展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遴选认定工作,今年组织22家企业申请a级认定,指导乐和家日用品、蒂德精机申报省第十六批“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经典重工、金大丰获批**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二是产学研合作和品牌建设进一步深化。专题研究北京四所高校产学研合作资料,提报14家企业的19项技术、项目和人才需求重点对接。推荐樱源食品申报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试点。推荐太阳纸业、天意机械、经典重工、乐和家4家企业申报**年济宁市开发区品牌建设专项资金。三是更加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开展了**年度企业发展表彰奖励工作。全区28家企业、13名优秀企业家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树立了榜样标杆,增强了发展信心。推荐我区企业家参加省第5期中青班培训、中国企业管理者工商管理研修班、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慧园区建设等高端培训,组织37名高管参加阿米巴经营原理与实践实操方案培训班。起草了**大学企业家创新能力提升培训方案,重点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七)助推中小企业发展,打造细分行业小巨人

一是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主动服务企业,实施镇街领导包保联系小微企业制度,落实企业领导包保责任,建立了瑞迪特、美固德等35家重点小微企业培育库,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已新增6家规模以上企业,正在申报13家企业,力争全年完成20家提档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二是开展“专精特新”培育计划。建立专精特新重点培育企业库,打造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年,新增乐和家、明升新材料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天意机械获批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引导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持续带动提升科创水平。**年天意机械获批省“准独角兽”企业,明升新材料等3家企业申报第三批瞪羚企业。四是积极打造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泰和智慧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八)加强巡查督导,扎实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一是细化措施,制定切实可行方案。制定印发了《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扬尘污染综合整治方案》,对企业内部堆场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更新完善工作台账。二是巡查督导,开展常态化检查。联合镇街对商混、石材堆场等重点扬尘污染源每周巡查一次,发现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其制定整改方案,按期整改。今年以来,检查企业堆场900余家次,下达整改通知书6份,移交问题3个,协调生态环境分局处罚混凝土企业1家,罚款3万元。国际焦化内部堆场封闭项目投资约1.27亿元,工程9月份顺利完工。三是落实措施,扎实推进秋冬季工业企业绿色管控。制定印发《济宁市兖州区**-**年秋冬季错峰生产绿色管控实施方案(试行)》,明确工信领域实施绿色管控的行业、企业清单及错峰时段。组织铸造企业编制a级、b级绿色标杆企业申请报告,评选出三家b级绿色标杆(铸造)企业,避免“一刀切”,对绿色标杆企业实施动态管控。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第一时间向商品混凝土、石材加工企业下达响应预警通知,及时现场督导企业落实预警响应措施。

(九)统筹目标管理,绿色发展工作有序进行

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绿色制造名单。推荐倍耐力轮胎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组织专家组会同相关部门对国际焦化“2×100万吨/年焦炉脱硫脱硝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竣工项目进行现场验收。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组织1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做好资源综合利用统计系统的审核上报。推荐古城煤矿电厂申报省资源综合利用先进单位。

(十)狠抓行业监管,提升规范管理能力

一是严格盐业执法,规范盐业市场秩序。深入到镇街开展盐业监督检查工作40余次,办结案件10件,没收违法进货渠道食盐共计两吨;
开展防治碘缺乏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发放相关宣传单页500余份,宣传正规渠道购买碘盐、科学补碘知识。二是加强无线电管理,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年根据区机构改革统一安排,承接我区无线电监督管理工作。4月至5月,开展严厉打击黑广播、伪基站等非法无线电的专项行动。高考、中考期间,组织精干力量进驻各考点,利用手持式式监测设备,对考场周边的重要频段、频点进行严密监测,圆满完成了**年高考、中考兖州考区的无线电安全保障工作。三是规范整治钢铁行业。开展严厉打击钢铁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督查,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积极调度钢条行业、轮胎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十一)落实安全检查,系统内监管企业态势平稳

迎接并顺利通过了省、市、区各级安全生产考核。制定下发《兖州区工信局**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区工信局“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方案》,组织系统内企业制定企业“三查”工作方案,定期对监管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大检查;
安排部署了节假日、特殊时期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截止目前,系统及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十二)强化教育学习,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一是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局党组认真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制度,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组成员带头旗帜鲜明讲政治,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成立工信系统机关党委,并以此为依托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庆祝活动。组织机关党员赴微山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参观学习,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和“学习强国”,开展经常性的党员教育培训;推行机关建设一系列措施,局科室力量配备实行双向选择,实现干部力量的合理配置,提高工作效能,全面提升系统干部队伍执行力;
三是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了区工信局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做好跟踪指导统筹推进;
领导干部带头,认真抓好学习。各支部在党员自学的基础上,普遍组织开展集体学习和研讨交流。为机关46名离退休老干部送学上门,确保主题教育全覆盖;
不折不扣扎实推进主题调研、全面征求意见、全面进行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等环节步骤,将主题教育活动推向纵深。

二、**年工作打算

(一)抓牢运行监测,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大对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协调和预测预警,从全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四个层面加强系统性监测。实行部门会商制度,每月召开运行分析调度会议,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深入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密切关注工业经济运行总体趋势,做出有数据、有分析、前瞻性强的调研报告,及时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服务。

(二)积蓄创新动能,带好企业家队伍。聚焦创新发展,挖掘处于产业高端、研发前沿的项目载体,指导企业做好省级创新项目申报、科技对上争取工作;
提升制造业企业研发平台建设水平,继续开展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遴选认定,组织卓越精工申报省第17批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突出精准培训,不搞大水漫灌。充分发挥企业家协会作用,策划开展企业家交流论坛系列活动,引领带动企业家队伍持续加强学习、提升能力素质。

(三)聚焦项目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对传统产业实施改造提升,促进各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抓好太阳纸业年产45万吨特色文化纸、14万吨特种纸、华勤橡胶科技中心、联诚精密精密零部件智能制造、芯诺电子年产300万片半导体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等提质增效项目,全力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和困难,力促按计划投产达产。

(四)突出争资引项,做好服务文章。认真研究政策,注重信息收集关,及时掌握国家、省、市各类扶持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政策,积极与主管部门沟通,确保申报项目对接准确、到位。精心组织材料,把好项目编报关,深入企业进行政策宣讲,适时召开政策宣讲会议,积极组织企业进行申报程序培训,提升企业向上争取意识。同时,指导企业进行项目包装,第一时间组织企业按照资金申报通知要求,及时、高质的准备申报资料,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加强沟通协调,主攻“争取资金”关。区工信局将继续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争取上级部门和领导对我区的关注与支持,给予政策倾斜。

(五)开展专题调研,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为客观了解我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有效总结我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新思路,拟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调研我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为今后制定政策措施做好前期准备,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

(六)科学有效谋划,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以兖州区社会化站址资源统筹领导小组统筹全区5g站址资源规划及建设相关工作,积极协调各有关单位及时解决通信站点布局中的困难。开展5g网络建设宣传活动,及时化解站点附近居民抵触情绪;
优先建设贵和购物中心商圈、区行政办公中心、太阳纸业工业园区等一批重点场景5g试验网;
积极对接市工信局正在编制的5g发展规划,提前谋划布局5g建设,服务我区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实施。

(七)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中小微企业更好发展。一是及时编制、更新惠企政策汇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送政策进企业、进社区、进商户,积极举办政策解读活动,确保各项政策落地。二是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扶持天意机械、海钰生物、金大丰等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申报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瞪羚”企业、准独角兽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三是积极打造小微企业特色载体,继续培育一批双创示范基地,争取培育入驻更多的小微企业,发挥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智慧产业集群。四是进一步创新服务水平。利用技师学院等资源优势,批量培养专业对口人才,缓解企业普遍缺乏技术工人状况;
开展“一企一策”帮扶活动;
推动大中小企业协作对接服务,提升本地产品配套率,畅通小微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发展渠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八)紧盯绿色发展,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监管。持续宣传并深入推行绿色制造,在工业企业宣传绿色制造企业的优秀案例、典型模式、重大技木以及标志性产品,形成良好的绿色发展氛围。继续组织申报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绿色制造名单;
加强重点企业内部堆扬尘污染防治监管,确保**年我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做好秋冬季工业企业绿色管控,对铸造行业绿色标杆企业实施动态管控,在各级环保督察检查中出现环境问题的直接降为c级。不能按时完成治理任务或排放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加严绿色管控措施;
落实工信系统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督导各有关镇街、商品混凝土、石材加工企业做好应急响应措施落实。

(九)加强督导检查,确保监管企业安全生产。严格要求系统内监管企业按照时间节点做好春节、两会及重要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

【篇四】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全市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新进规模工业数88家;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3%;
预计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同比增长18%;
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

一、主要做法及亮点工作

1.实施园区提升行动。围绕打造园区“135”工程升级版,大力实施产业及产业园区三年提升行动。一是优化园区发展规划。明确把专业化园区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园区发展的重点,研究出台《**市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指导目录》,确定**高新区、**经开区按照“两主一特”、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按照“一主一特”进行产业功能分区。强化主特产业考核,引导各产业园区围绕专业化建设引进项目和培育企业。二是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今年,**高新区、**经开区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各县市区工业集中区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75个。三是不断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全年全市产业园区新增标准厂房133.26万平方米,全市15家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
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四是不断提升园区创新能力。**工业集中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云箭3d打印应用研究开发中心”开放式研究平台获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3d打印军品应用研究开发中心”。五是稳步推进园区改革。**高新区正式获批纳入**省第一批“产业园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园区”;
配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向**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下放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理顺管理机制的决定》,170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至**高新区和**经开区;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在**高新区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试点工作。

2.大力培育规模企业。一是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上规模。对100家“小升规”后备企业进行定期走访调研和重点帮扶,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目标考核。为确保完成市里确定的80家新进规模工业企业年度任务,我们自我加压,年初,按100家的目标数把任务分解到了各县市区、**高新区和**经开区。每月定期对各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进展情况进行调度、通报。对省里安排的新增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发展资金,严格按各地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配、奖励。三是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在项目申报、技术改造和精准帮扶等方面,对规模工业企业予以倾斜,提高工业企业入规的积极性。

3.狠抓精准帮扶。今年市级帮扶企业扩大至40家,每家企业明确了联系领导、驻点特派员进行精准帮扶。自开展帮扶工作来,特派员们根据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逐个出台帮扶方案,一企一策,围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强化要素保障、推进科技创新、拓宽产品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扶持企业,为企业解决各类问题160余个。全年,40家重点帮扶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0亿元,其中华晨电子、亚信电子分别完成年目标的200%、112.5%。

4.扎实推动企业减负。一是大力开展涉企保证金清理核查。制定下发《关于公布**市涉企保证金目录清单的通知》,向社会公开保留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保证金和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等五种保证金,确保涉企保证金收取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二是加大政府及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力度,开展调查摸底8次,由市政府领导召开清欠工作专题会议2次。全年全市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包括平台公司)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清偿率100%。三是大力开展部分大工业用电企业用电补贴工作。出台了《关于对全市部分大工业用电企业继续给予用电补贴的通知》,按每度电市政府补贴2分、县级政府不低于3分的标准进行补贴,1-9月,市级用电补贴共2253.99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产业结构仍需优化。我市矿冶占比21%,水电占比20%,此两项占比超过40%,而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占比不足20%,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目前尚未形成产业集群,短期内难以形成新的增长点。

(二)产业链建设比较薄弱。冶炼、水电等传统产业占规模工业七成,而新兴优势产业链龙头企业数量少,产值规模小,上下游配套能力不足,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仍以“代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有些龙头企业为“两头在外”的企业,上下游本地配套少,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的压力较大。

(三)园区专业化水平不高。一方面,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不高。当前,全市产业园区企业大多由相类似企业简单组合,还停留在单一环节的简单上下游衔接,在研发、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并没有有机融合,产业集群发展质量不高。以我市重点打造的6个新兴优势产业链之一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为例,**市工业集中区的四维住工和鹤城工业集中区的远大住工都承担了各自园区在该项产业链打造过程中的龙头责任,但从目前产业链建设情况来看,基本都只在生产环节建立起了简单配套,而产业链前端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施工和运营维护,均还是空白。另一方面,主特产业雷同情况严重。为避免产业园区之间同质化竞争,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实现产业园区错位发展,省产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制订发布了产业园区主导产业指导目录,但在园区实际建设发展过程中,大多园区并未遵循该指导目录,存在主特产业雷同、扎堆发展的情况。如我市有10个园区将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确定为园区主特产业,有7个园区将电子信息产业确定为园区主特产业来打造,生物医药、竹木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等产业也成为多个园区的主特产业。由于同产业类型的企业较多,且大多规模不大、分布零散,不利于实现资源、信息、科研等平台共享,难以形成集群效应。

三、**年工作打算

**年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一极两带”“一个中心,四个**”战略,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兴产业、促发展,突出抓好专业化园区和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努力实现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标: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新增规模企业80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增长18%,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

主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抓专业化园区建设。一是加强引导。按照《**市产业园区产业功能分区指导目录》要求,引导高新区、经开区朝着“两主一特”,其他园区朝着“一主一特”的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二是开展精准招商。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瞄准龙头骨干企业进行招商,并带动相关配套产业项目进驻。三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围绕园区主特产业,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搭建质量监测、技术研发、投融资担保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对专业化园区建设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评比,给予一定的产业资金奖励。

(二)抓新兴优势产业链。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电子信息、中药材加工、新材料(化工)、装配式建筑、轨道交通及配套6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编制产业链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年度计划,绘制产业链发展路线图、任务书,明确产业发展目标、思路、任务。二是建立健全机制。建立“一链一个领导小组、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发展规划、一个专项支持政策、一个主要承载园区、一批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组建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产业联盟,由产业链龙头企业负责人担任产业协会会长(盟长),推动本产业链企业、项目的资源共享、科技攻关、产品互供、信息互通。三是培育龙头企业。每个产业链确立1-2家龙头企业,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项目合作、相互参股、资本经营、兼并重组等方式,实行强强联合,不断做大做强。

(三)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实施技术改造。推进“百企百亿”技改工程,重点围绕冶炼、森工、化工、建材等传统制造业,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产业带动强、投资力度大的技术改造项目。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提升传统产业精细管理水平,对传统制造业进行“品质革命”。三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建议对积极搞技改的企业给予奖补,奖补比例由原来的8%提高到12%。

(四)抓环境优化。一是继续实施精准帮扶。建立完善企业帮扶平台,开展提升政务效能、优化金融服务、改善用地供给、强化人才支撑、帮助开拓市场、推进政策落地、保障合法权益、全程兜底服务“温暖企业”行动,重点扶持新兴工业优势产业链条上相关联、相配套的企业。二是减轻企业负担。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落实企业减负政策措施和企业负担问题交办制度,帮助企业减轻负担。三是增强服务效率。深入推进“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多服务、少检查,多帮扶、少干扰,真心实意为企业服务。

(五)抓招商引资。一是以商招商。依托骏泰新材料、向华电子、正清制药、娃哈哈等龙头企业,利用其人脉资源优势建立上下游产业链条企业信息网,引进原料供给、产品组装等企业入驻园区抱团发展,延伸产业链条。二是产业链招商。瞄准6条新兴优势产业链上龙头企业和上下游企业,研究推出一批产业链招商项目,针对不同需求的投资意向和投资条件,实施“一个重点项目、一份招商方案、一组招商团队、一套服务举措”的精准招商策略。三是高位招商。精心做好重大招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时向市领导汇报,请领导出面洽谈,提高项目落地效率。

(六)抓两化融合。以信息化手段助推传统产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依托智慧**云平台,融合工业设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产业发展调度平台,建设全市工业互联网平台。二是引导支持创建一批省级乃至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引导企业在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上加大投入,采取“政府补一点、平台减一点”鼓励中小微企业上云上平台,形成一批新型工业化行业龙头。三是坚持以项目应用带动为抓手,把智慧**项目建设和扶持培育本土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密切结合,统筹推进,推动一批人工智能终端产品的整机研发与生产快速落地。四是引入新的建设机制,尽快打造全市5g网络全覆盖。加快5g建设与应用,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智能制造,乃至全社会信息化应用建设升级创造条件,打好基础,做好网络基础支撑。

【篇五】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和四中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省委“十六字”方针和市委“十六字”工作总要求为引领,围绕区委“转作风、做民事、促稳定、保发展”十二字方针,积极部署开展各项工作,推进我区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今年我区荣获全省**-**年度工业崛起贡献奖县(市、区)、**年度**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现将**年工作总结以及下步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7.2亿元、同比增长10.3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8.8%;
主营业务收入195.8亿元、同比增长8.1%;
全区工业税收累计完成10.07亿元,同比增长35.6%;
工业用电量累计完成7688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8.32%。

(二)**年主要工作

1、以党建引领,抓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等内容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谈心谈话、更新布设党员活动阵地、整改反馈意见等方式,不断深化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发展。及时组织学习上级党建工作精神并加以贯彻落实,开展了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和“为谁执政、为谁执法”专题教育活动。

2、抓经济运行,强调度稳增长。坚持把抓实经济运行调控作为推动工业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关键举措,按照扶优与解困并举的思路,重分析、勤调度、强服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对企业升规情况仔细梳理,对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加强业务指导,准备申报材料,按照要求申报入统;
对即将符合入统条件的企业,强化帮扶帮办,鼓励企业做大做强,达到标准后及时纳入申报培育对象。截至目前,**年规上企业申报了11户(全年目标新增10户),5户已经入规(勤天金属、视晶、联创、利峰纸业、泰川新材料),4户还在国家审批状态(攀峰、森通新材料、天柱沥青、和力机械,按惯例已算入规),2户目前市里已经审批通过(众晶源、华显)。

3、抓项目建设,培育新增长极。上年新引进的创新大健康食品、世星科技、华显智能和联顺半导体等企业,建设进展顺利,世星科技、光迅芯片、华显智能、联顺半导体和视晶光电等12家电子信息企业已生产。去年盘活的利峰纸业、泰川新材料等企业已投入生产。

4、抓产业集聚,促高质量发展。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和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并分别建设了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抚州创新大健康食品产业园和宝芝林医药产业园。目前,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一期已完成建设,并引进了世星科技、华显智能、联顺半导体和视晶光电等20家电子信息企业;
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二期将总投资100亿元、占地1000亩、建设100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设施。预计**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内的企业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上缴税金0.2亿元;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上缴税金2亿元;
2022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上缴税金4亿元。抚州创新大健康食品产业园完成一期建设,已建成生产车间12万平方米,新上智能化生产线10条,主要生产纳豆奶、纳豆益生乳、纳豆粉、纳豆饼干、纳豆口服液等六大系列20个品种,并获国家专利和高新技术。该企业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实现投产,将形成年可生产各类食品保健品30万吨的生产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税收5000万元。后期,还将建成全国最大的坚果类休闲食品加工基地,投入国际先进水平的坚果等休闲食品加工生产线100条左右,加工总产值可达50亿元以上。通过大投资、大手笔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今年我区被**省工业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年度**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5、抓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工业。践行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环保融入工业发展各环节和全过程,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通过取缔“地条钢”、整治燃煤小锅炉、关停散乱污企业、开展企业能耗监察和预拌混凝土企业扬尘整治,实现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缔“地条钢”生产企业方面:一是每月由乡镇场(街办)开展自查,并上报自查报告;
二是联合监察、发改、市监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全区30个乡镇场(街办)开展了多次集中检查,目前暂未发现“地条钢”生产企业。

6、抓安全**,维护和谐稳定。坚持“保稳定、促增长”两手齐抓,在抓好全区工业发展的同时,对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类问题都做到主动靠前协调、超前调处化解,保障了有关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区安委会的要求,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及防患工作。

7、抓两化融合,促进转型升级。组织今日电气、田园梦等企业申报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组织了企业参加了抚州市企业上云活动。做好了第二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的通信保障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1、产业链不完善。产品以初加工为主,终端产品少,产业集群内部产业链条不够完善,主导产品集中于产业链某个阶段。如电子信息产业,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内企业大多是做零部件,做好的产品再发往沿海地区。

2、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三大新兴产业仍处在起步阶段,规模、集聚效应尚未形成,龙头企业少,企业生产方式以产品代加工为主,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3、园区功能配套还不够全。近年来,才都高新工业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加快,但是离企业期盼还有差距,相关功能配套不全,生产性和生活性配套设施亟待加强,与生产企业运行相关的金融、物流、工业设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与职工生活相关的住房、餐饮、文化、学校、就医等配套建设还不完善。

三、**年工作打算

今年,我局工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下步我局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发新动能。“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我区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对我区经济未来发展的有着重要作用,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引领作用。要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围绕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区块链技术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心无旁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下一步,我们将以临川高新产业园为基础,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发新动能,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加速5g网络建设,打牢“互联网+工业”发展基础。针对临川工业企业信息化状况和产业特点,更好地落实“智慧抚州”战略,要联合临川区各网络通信运营商,为工业园区、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从生产、管理、办公、营销、客服等多纬度提供联网服务,大力抓好光纤到户接入网建设和改造,实现宽带网络无缝覆盖。

3、推进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加快装备制造业提档升级。今年,我区的今日电气有限公司“5g智慧工厂示范应用样板项目”入选**省03专项及5g项目,荣获“vr眼官方、**电气合作伙伴”。**丰临医用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线信息化改造,**自立的铜电解连续氧压浸出生产线,实现了智能化制造,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企业效能。要继续推动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推动全区经济由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

4、打好企业用工“组合拳”。加快建立人力资源信息库,建立健全产业、企业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一是人社部门将区内待业人员信息,按照其求职意愿和个人专长,分门别类建立系统的求职信息库。二是园区建立企业招工信息库,将园区企业用工需求,按照行业和技术要求等,分门别类建立完善的招工信息库。三是各乡镇把帮助企业招工作为政府服务企业的重要内容,由政府向各乡镇(街办)下达企业招工任务,并制定工作奖惩办法。四是积极搭建校企务工合作平台,支持各类企业与职业教育学校开展紧缺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定向培养,鼓励职业学校、中介培训机构与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促进人才培养与岗位使用的无缝对接。五是突出企业在招工、用工、留工方面的主体作用,督促企业建立骨干部职工长留激励机制,在企业职工在工作生活用房等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充分发挥我区教育特色,对企业高管子女就学予以支持。

4、开辟产业集聚“新路子”。一是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按照“差什么引什么、弱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主动与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临川商会对接,多渠道掌握企业扩张动态信息,谋划适合客商投资的优质项目,引进上下游生产企业与之配套。同时开展以商招商、兵团招商、专业小分队招商等形式,向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推介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产业配套招商项目,引进更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入驻,推动我区主导产业集聚。二是依托临川高新科技产业园,积极承接东南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承接新能源材料、智能机器人、智能数码产品、集成电路及芯片、电脑、手机配件、通讯设备、汽车电子、led显示屏、电脑耗材及电脑周边设备等其他电子产品与配套产品生产企业,推进完善临川电子信息业发展配套设施。鼓励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加快组建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坚持深度和广度开发并重,临川是农业大区,在农业发展上,瞄准企业需求,引导农民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大大豆、玉米、优质大米等种植力度。以创新大健康食品产业园为龙头企业,着力引进良品铺子、三只松鼠、**双悠、百草味等一批国际国内驰名品牌的合作,以特色、质量、品牌、规模取胜,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力争建成全国最大的坚果类休闲食品加工基地。

【工信局单位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五篇】相关文章:

1.学校教育下半年工作计划5篇

2.2024年六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第二学期最新3篇(全文完整)

3.初三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15篇(完整)

4.有关班级工作计划15篇

5.高二班级工作计划3篇【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