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校党委、校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务党委的部署,学团支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大学“三基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强化基层组织为关键,以做好基础工作为路径,以提升基本能力为手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一)思想建设
支部全体党员重视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专家辅导专题讲座,坚持做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民主生活会、严格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接受群众监督,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注意从全局的高度考虑工作,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努力开创团学工作新局面。
(二)作风建设
学生工作部领导班子带头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认真查摆“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加以整改落实,扎实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全体党员认真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能够自觉、自省、自警、自励,严以律已,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巡视利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专题片等形式,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不断增强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端正作风。立足“五个基本”,即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形式,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三)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系列学习研讨。一是在党支部层面:重点查找分析组织生活是否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是否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是否有力、到位,着力解决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从严治党缺位等问题。二是在党员层面:按“四讲四有”标准,重点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重大问题是否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
(四)至今,支部完成的工作和准备完成的工作:
完成的工作:
学团党支部成立、机关党务党委成立;
十九大报告学习与解读;
红船精神党日活动;
机关党务党委学团支部各类人员摸底情况调查;
二级单位精神文明和谐单位工作检查验收;
进行了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和制定了党风廉政工作计划;
学团党支部党员信息统计;
对大学委员会委员候选人进行了初选并向机关党务党委进行了党建工作建议。
年准备完成的工作:
1、继续加强十九大报告学习;
2、教育预防并举,推进廉洁从政;
3、加强责任落实,强化作风建设;
4、制度为纲,加强管理,推进各项工作;
5、立足群众,完善联系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二、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整改措施
学生工作部存在在问题
1、辅导员队伍建设需要加大力度
政治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业务素质和能力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校级优秀辅导员”和“校级优秀班主任”多年来没有颁发荣誉证书,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积极性有所削弱。
2、从全局和新时代背景下谋划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识需要提升,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前瞻性不足,主动研究意识不强;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不透彻,出谋献策眼界和思路不够开阔,超前思考和研究不够,特别是谋在先的工作做得少,被动接受安排的工作做的多的问题较为突出,习惯于凭经验、按套路想问题办事情,对深层次的情况和问题不够主动、不够超前。
3、学风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特殊困难学生需要加大关心关注力度,各学院学风建设工程形成系统化工程,各项举措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考研率有一定提升空间。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引领示范作用有待增强;
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性格内向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困难学生需要关心关注。
针对党员干部群众反映和民主生活会上查找出来的问题,学生工作部(处)领导班子集体逐个进行研究,明确整改重点,提出整改落实措施,以促进各项工作开展。
整改措施
1、出台辅导员职称评审办法,实施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整改目标: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业务技能精湛,且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政治辅导员队伍。
整改措施:坚持“选人高标准、用人严要求、育人长期化”的思路,加强学生指导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建设,按照思想素质好、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标准选配政治辅导员队伍,持续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的发展导向;
组织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建立辅导员能力工作坊,举办辅导员论坛,推进辅导员工作项目化研究,全面提升队伍的指导服务能力;
落实辅导员谈心制、工作笔记、听课制度、进公寓制,为广大学生提供形势政策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生涯规划指引和素质能力拓展服务,以专业化的队伍引领广大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继续选拔“攻读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充实各学院辅导员队伍;
2)出台《大学辅导员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试行)》,加强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坚持“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突出实绩”的原则,以承载职业化建设为直接目标,构建辅导员适合的职业通道、职责要求和职级条件,实现职能定位需要与职务晋升要求的统一。提出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基本条件,从年起辅导员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3)开展年度“校级优秀辅导员”和“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颁发荣誉证书,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宣传辅导员先进事迹,充分调动辅导员队伍的积极性;
4)开展年度“校级优秀班主任”评选,颁发荣誉证书,选树班主任先进典型,宣传班主任先进事迹,充分调动班主任队伍的积极性;
5)开展新入职辅导员能力培训;
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帮助新入职辅导员尽快适应工作、了解工作、熟悉工作;
6)举办辅导员专题培训班,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培训,提升辅导员能力素质;
选聘优秀辅导员参加校外辅导员研修基地培训班培训,拓展辅导员工作视野;
7)培育“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引导辅导员加强工作研究、提升理论素养、深化实践成效,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精品化、科学化;
8)开设“辅导员工作坊”,开展大学生思想行为研究,深入剖析案例解决工作困惑,推广特色经验,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交流、能力拓展提升的工作机制。
9)举办“辅导员论坛”,发挥“优秀辅导员标兵”的辐射作用、引领示范作用。
10)“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打造全面检验和提升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实践平台,全员参与,以赛促建,促进辅导员加强反思学习,反哺实际工作,提升辅导员职业素养。
2、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全员全方位育人工作
整改目标: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工作精神的学习和研究,构建新时代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积极倡导政治辅导员和全校教师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的实际需求,珍视学生的情感交流,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平台。
整改措施:
1)构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实现“网络育人”。积极适应广大学生网上学习生活的新常态,因势而新,创新思政工作新话语,主动抢占网络育人阵地,构建“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学生成长服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从“指尖”直抵“心间”,形成多维复合的网络育人工作格局。建设由各学院政治辅导员、班主任领队、学生党员干部参与的校园网络思政队伍,加强网络素养培训,提高网络思政教育的方法和艺术。建设大学“易班”发展中心和各学院“易班”工作站,构建集教育教学、思政工作、生活服务、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网络思政平台,推选展示一批校园网络名站名栏,引领建设校园网络新媒体矩阵。
2)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实现“心理育人”。以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目的,着力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健康预警防控体系和集筛查、教育、帮助、干预和追踪于一体的系统性心理健康工作体制,关注学生思想动态,解决学生实际需求、珍视学生情感交流,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人格健全、乐观向上的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3)构建资助育人服务平台,实现“资助育人”。秉承“助困、建校、育人”的资助育人工作宗旨,坚守“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工作目标,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为重点,加强精准资助,突出教育引导,着力构建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和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全面推动学生资助工作科学规范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励志成才。
4)构建文化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文化育人”。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以“中北大讲坛”、“知行讲坛”、“博导论坛”、“主题班会”为拓展的四位一体文化素质讲座体系,形成特色鲜明、受众广泛的系列文化素质教育品牌。开展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为引领,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节点的校园精品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品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
5)完善互动式主题班会新机制,落实全员育人。创新传统简单灌输式说教的班会模式,继续推行校领导引领带动、中层管理干部和优秀教师主动参与、校外专家学者辅助实施的互动式主题班会制度。要求学生以班级、专业年级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结合成长需求和成才困惑、人生困扰等问题,定期选择不同主题,设计班会形式,邀请领导老师作为嘉宾参与互动交流讨论,与青年大学生共话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生命、生存、生活”、爱情与友谊,共商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发展、成长成才目标和道路。
6)全面推进落实本科生导师制,践行教书育人。学校继续在配备辅导员、班主任的基础上,以宿舍和学习兴趣小组为单位,为所有本科新生配备导师,选派优秀学科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担任新生成长导师,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发挥各学科管理部及专业平台的作用,加强学生与专业教师的互动共管,鼓励各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导师制,实现教育与育人的相统一。
7)创新德育答辩教育实践模式,实现全程育人。德育是青年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更是构建大学生优越成长环境的重要条件。坚持以德育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创新“德育答辩”教育实践新模式。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德育开题、德育中期检查、德育毕业答辩的德育养成教育新体系,要求新生入学之际开展德育开题,自主设计自主开展四年的德育养成教育实践;
三年级上学期进行中期检查,及时进行人生规划的修正和调整;
四年级毕业之时组织德育答辩,对四年的学习生活进行全面总结反思,知优明劣扬长补短,引导学生扎实走好人生道路,走好步入社会的第一步。
3、加强学风建设,实施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程
整改措施:
1)大力推进学风建设工程,通过名师导航育学风、严谨教风带学风、强化管理促学风、榜样典型树学风、鼓励创新扬学风、严肃考风促学风构建学风建设体系;
发挥校园文化凝聚作用、奖助体系激励作用、典型引路示范作用、班级团队带动作用、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作用、颁奖典礼育人作用,不断丰富学风建设内涵,拓展学风建设领域,培育优良学风和严谨学风。
2)大力推行“榜样引领工程”,发挥榜样的力量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挖掘优秀大学生和先进班集体事迹,优中选优,组成“优秀大学生事迹报告团”和“先进班集体事迹报告团”,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举办专场“优秀保研学生报告会”、“优秀大学生事迹巡回报告会”和“先进班集体事迹报告会”,分享成长经历和成功经验,对广大同学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3)构建“事迹资料成册、视频资料成盘、微信平台评选、颁奖典礼激励、事迹材料展播、先进事迹巡讲”六位一体的榜样宣传工作机制。通过微信采访、网上直播、事迹报告、海报宣传、举行颁奖典礼、制作《闪闪的红星》宣传册,线上与线下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加大先进事迹宣传力度,在同学中树立旗帜和榜样,让同学们看到优秀同学与先进集体的闪光点,带动影响广大学生积极奋进,努力成长成才,实现人才的精益化培养。
4)出台《大学特殊困难群体学生帮扶教育办法》,落实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管理的组织配备,形成联动、有效协作的教育管理机制。高度重视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帮扶和教育工作,大力实施“特殊群体学生关爱工程”,积极探索和建立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少数民族等四类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危机干预和帮扶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管理计划,研究有效教育管理方法,不断加深理论思考,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根据特殊群体学生的不同类型,分类建档,分类实施,采用不同工作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校团委提出的整改建议:
要加强学习,勤于思考,学用结合,提高素质。各位团干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钻进去”,又要“走出来”。钻进去,就是潜心学习,把握精髓,武装思想;
走出来,就是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学习,进行深入思考,理清思想中的模糊认识,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基层团支部书记是团干部队伍的重要力量。破解难题,打开工作局面,团支部书记肩负重要责任,因此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高校学团支部工作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