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法治成为信仰 ——赴浙大培训心得体会
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践行法治要求,既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通过在浙大几天的培训,我进一步加深了对法治内涵的理解,进一步树立了坚守法治的信仰,主要体会如下:
法治信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上下数千年,从黄帝、老子至道家的“自然法治”理想,周公至儒家的“礼法治理”理想,管子到法家的“严刑法治”理想等等,各个传统思想流派均成为构思中国式法治模式的不竭源泉。均体现出了对法治理想的基本价值追求,例如,国家法制必须顺天、应人,法律面前平等,公共事业和公务活动应依法办事,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通过法治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无差别。
在具体条款方面,部分规定具有较强的符合人情伦理道德的实用性。例如明确 “隐亲”(伪证、窝藏等)免罪。而在我国的现行法律,仅在刑事诉讼法中对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在强制出庭作证规定中适用例外原则。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传统法治理念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虽然倡导纠纷公正化解,却不重视程序,过于强调君王的圣裁权。因此说,对于中国传统法治内涵,我们应该反省、保留或者继续传承优秀的理念将其发扬光大。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当走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我深深地被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法治热情所感染。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把红色政权建立在“工农兵代表大会”的民主制度基础上。1931年在瑞金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政权,解放战争时期颁布《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以立法的形式最终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再到“五四宪法”,无不体现出共产党人的法治信仰和法治传统。
我国现行宪法确立的许多重要制度和原则,都来源于“五四宪法”。尤其是毛泽东主席在杭州居住70余天,亲自参与“五四宪法”的起草工作,可见共产党人对法治的重视程度。
毛泽东主席说:“治国,须有一部大法,我们这次去杭州,就是为了能集中精力做好这件立国安邦的大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制建设及倡导建立的法治精神,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坚守法治信仰应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处理和解决问题
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不断推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要自觉的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统一起来。
第二,要把握多种法治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和价值判断,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经济思维、道德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问题得到合情合理、合法合规的解决。
第三,解决具体问题时,应尊重常识、常情、常理,理解法律必须以常识、常情、常理为基础。常情、常识、常理是社会普遍认同的经验、道理、感情,自己的认识是不是为社会普遍认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接受社会实践检验的过程。对常识、常情、常理的认识与其他人的认识不同的时候,应该与其他人认识相同的那一部分基本的赏识、常情、常理为基础来解决分歧,即“求同存异、以同容异、以同化异”。
第四,需要掌握几个关于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例如熊秉元教授所讲的,先了解社会再适用法律;
让证据说话;
法律最的功能未必然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而主要是为了处理价?a href= target=_blank >党逋唬环傻墓サ墓δ芄ナ浅孜鳎衷谑切死鳌?/strong>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短短七天的时间,杭州的美景、浙大光华法学院的浓厚历史积淀,教授们的精彩讲座都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踏上?a href= target=_blank >党痰牧谐担盗挡簧岬睦肟保乙舶底韵露ň鲂模梅ㄖ纬晌恢中叛觯?/span>
【检察官的赴浙大培训心得体会(十九大法治中国培训班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