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妙峰文库网!

2024年度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范例推荐)

时间:2024-04-08 19:50:02 来源:妙峰文库网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又到了一年的五四青年节,这意味着马上又是五四奖章颁发的时候了,不晓得小伙伴们内心有何感慨?对于五四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供大家参考。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又到了一年的五四青年节,这意味着马上又是五四奖章颁发的时候了,不晓得小伙伴们内心有何感慨?对于五四奖章精神又有何感想?相信朋友们心中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感触。

五月的花海流溢飘香,和着春潮,伴着夏韵,在花海灿烂夺目的季节里,一起感悟五四奖章精神,是一件多么舒坦的事情。新时代的我们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盛开,实现自身最大的价值。青春的我们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朝气澎湃,全身散发出积极上进,努力向上的气息,传承五四精神,为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伟大的祖国添上更加绚丽的一笔,展现出更加美好的姿态。

当我们认真地去感受五四奖章精神的时候,会发现这是一种伟大且可靠的力量,对于这样的力量,我们应时刻铭记好其中的意义,坚持这份力量继续往前走,相信我们会有机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身为中国人的我们,在学习五四奖章精神的时候,不能忘记历史,不能不思进取,不能不求上进,而是要懂得以史为鉴,学史明史,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奋斗,为祖国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人活着的意义,其最大的价值展现莫过于让自己更好的贡献社会,报答以及感恩祖国,有祖国才有我们的存在。所以,我们都要牢记过去这段五四期间的历史,让其化作一股心中的力量,加油奋斗,让中国,在世界傲然。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2

在全国粮食产量地图上,四川省是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省、全国大豆生产大省;同时,又是全国粮食消费、转化第一大省和调入第二大省。实现产需平衡,四川重任在肩。继2023年时隔20年突破700亿斤大关后,2023年,四川省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达到716.4亿斤,是全国8个增产10亿斤粮食的省份之一。“七山一水两分田”,在这片山地、高原和丘陵面积超过97%的土地上,如何建设良田、推广多元种植,成为稳产保供的破题之道。

进入5月,四川盆地最繁忙的“双抢”时节到来了——小麦收完,就要赶紧种下水稻或其他耐旱作物。

成都崇州隆兴镇合作社村民何卫东说,每亩小麦产量预计比去年多了100斤。

何卫东:现在是全机械化,今年麦子的长势又好,产量又高,价格又好。

小麦收完,巴中市巴州区三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在地里种上了玉米,这几天,又在行间套种了大豆——播种机开进田里,开沟 、排种、覆土……合作社负责人王茂全算了笔账,农机耕种一亩地,成本能比人工省上一半。

王茂全:以前种一亩土地,假如说用人工背、挑、种的话,大概12个人一天才能种一亩,光人工最少得1200块钱。现在用半机械化种的话,一亩地也就是5个工左右。

地处西南的四川,除成都平原外,其他种植地区多为丘陵山地,耕地质量差、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牟锦毅说,提高粮食产量首先要在耕地上做文章。

牟锦毅:四川既是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同时也是人口大省和粮食消费大省,四川实现了粮食总体自求平衡,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缺口。我们必须树立大的粮食安全观,特别是优先保障种粮的用地,建设好高标准良田,同时强化耕地环境质量的保护,加强种业和粮食的科技创新。

以前零散的地块全靠人工耕种,机种、机收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王茂全回忆到:条件太差了,丘陵地带,高的高、低的低,田太小了,都靠人工背挑,根本就没有路,种一亩大米的话,全都用人工去收割,完了背回来还要晾晒。

2011年,《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和《四川省高标准农田验收认定办法》正式印发,要求建设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田成方,土成型,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土壤肥,无污染,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农田”。牟锦毅解释,四川大部分耕地都在丘陵山区,所以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要求更高。

牟锦毅: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实现生产能力的提升,内涵是在它的耕地地力提升方面。比如说,土壤有机质低的区域增施什么样有机肥等等,保证了它改造以后的地力不下降,逐步有提升;改善农田的生态环境;强化工程建设与农机、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中型、小型机器能够进去;加强耕地地力提升的科技创新,探索一系列适合四川的农田建设制度化、机制化的研究。

巴州区被列入了四川省100个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县名单,2010年从浙江回乡承包土地搞合作社的王茂全,很快尝到了甜头。

王茂全:假如全靠我们合作社出钱整理土地的话,等我老了本钱也收不回来。当地政府给一些政策,前期土地给整理了,所有的机械都能下田,耕作道全都弄好了。假如说(农户)自己不能种的话,通过集体整体流转出去,让我们合作社来承包土地。去年我又多包了300多亩,开始机种、机收。

零星坡地,被整理成平整通畅的梯田;小田并大田,水渠修到地头。规模化种植成为可能,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了,这意味着,种田容易了,成本下来了,收益能跟上了。达州市粮食产量已经连续九年稳居四川省第一,稻田蓄水、排水,一直是困扰当地农户的难题。

达州市达川区万家镇迎风村的种粮大户王正宣:没整治之前这个田,因为没有水沟,排的时候全部就往田里面冲了。整改了以后,像这块田,去年种的油菜,每亩增产50斤左右。

藏粮于地,更要藏粮于技。稳产保供,四川省打出的另一张牌是提高现有耕地的利用率,推广多元化种植。2023年,源起四川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并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广。

中国对大豆的消费十分旺盛。牟锦毅说,尽管四川省老百姓有种植大豆的习惯,但大豆单产水平低,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一直都是利用边角田地零星种植。

牟锦毅:四川是典型的“三季不足,两季有余”这么一个温光条件,种三季,光热条件不够,但是种两季好像又浪费了一点。四川农民有历史上都有的小麦、玉米、红薯套种,也会种点大豆,但是我们是丘陵地,一般都是边角地套种,产量低,光热利用效应也没有充分发挥好。

四川农业大学多年以前就开始探索如何能让耕作模式更科学?拿出的解决方案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与循环利用”。

团队青年教师、博士生导师刘江解释: 红薯种也麻烦,收也麻烦,市场需求也不行;最严重的是,玉米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化肥高投入的作物,红薯它也是耗地的作物,“麦玉薯”搭配起来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我们当时考虑,是不是可以在四川丘区把红薯改成大豆;其实,大豆除了有经济收益以外,它的根瘤还有很好的固氮作用,这对于土壤肥力的维持、水土的保持都有比较好的效果。

科研人员还培育了适应套种的大豆新品种——夏大豆,5月中旬播种,10月中旬收获。四川的大豆产量从20年前的十名开外,跃升至如今的全国第三。

刘江:传统的这种单行间套作的,玉米对大豆遮阴非常严重,几乎没有产量优势。而两行玉米搭配2-6行大豆这种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之间的间距至少要维持到60公分,玉米大豆光合作用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它的行距拉宽了,我们就把它的株距缩小,这就保证它的密度,群体产量就有保障了;这种带状种植的话,农业机械也能进去了。包括四川的丘陵山区这些地方,我们种植模式能维持玉米的产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技术优化,增加100到150公斤的大豆,一亩地就相当于产出了1.5亩地的粮食。

2023年,全国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万亩,2023年,农业农村部安排四川实施310万亩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占全国任务的五分之一。

王茂全的合作社920亩土地中,拿出了621亩做套种。

王茂全:玉米种上之后套种大豆,第一个地里不长草;第二个,大豆、玉米收了过后,就可以种点小麦也可以种土豆,反正地里就没有空闲的时候。

地形崎岖的四川,不少农田曾是“望天田”,属于“靠天吃饭”。如今,“弯腰躬身耕作难”正成为历史,站在高处俯瞰,梯田层层叠叠,种满水稻、玉米、大豆……一片葱茏。粮食种植面积要稳、产量也要稳,怎么稳得住?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目前来看,我省粮食生产情况总体较好。下一步,为确保完成全年粮食扩面增产任务,我们将落实好惠农政策;组织开展好农资、农技、农机和助耕帮扶等“四个服务”;着力推动川粮结构优化提升等重点工作……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巴州区三通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茂全:现在全都是套种,包括机收这块,我也全都弄好了;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增长20%应该没问题。

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刘江:今年是全国大面积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要示范推广1510万亩,能够把示范给做好,带动当地农民真正的看到效果,高标准完成推广任务。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肖小余:向撂荒地要粮、向科技要粮、向种粮大户要粮,今年全省粮食产量710亿斤,这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3

在今年省_期间,省人大代表、广元市剑阁县东宝镇双西村党支部委员、村民委员会委员、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燕,一如既往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乡村。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些提法,给邓小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举例说,报告中把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写进我省未来五年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首次将乡村振兴和城乡发展相结合来提出,颇具新意,也令人鼓舞。

说起邓小燕,她就是大伙儿眼中扎根乡村的“小燕子”。2015年,邓小燕放弃在沿海地区的高薪工作,返乡创业。经过数年的磨砺,历尽艰辛的“小燕子”,终于让家乡的东宝贡米走出了大山。事非经过不知难,正因为长期浸润在乡村基层,邓小燕对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有了更直观更切身的感受。她感叹说,当下很多乡镇产业发展单一,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受限,群众可发展的空间偏少,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回乡发展。

然而,邓小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仍然大有可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一系列部署给邓小燕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底气。接下去怎么干?悠悠万事,粮食为大。邓小燕结合家乡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认为发力点是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一组跟邓小燕相关的数据显示,她已经带动剑阁县规模种植水稻面积1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19个村,助力两千多名村民致富奔康,被乡亲们亲切称为“贡米幺妹”。

“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这是邓小燕曾经说过的话。如今,让邓小燕信心更足的是,今年我省将启动“天府粮仓”区域公用品牌培育。“咱们四川的粮食有了这样一个响亮而富有深意的名字,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种粮信心和决心,未来我将和更多的老乡一起种更多好粮,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剑阁力量。”邓小燕的话语坚定而充满自信。

用米粒夯实“天府粮仓”,“小燕子”正在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中继续飞翔。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4

成长的青年,我们一定要以为祖国发展为使命,为民族复兴为个人的最终目标。在一百多年前,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为中国抛头颅洒热血,毫不畏惧死亡的威胁,誓要为中国崛起付出自己的一切。因此我们也要积极学习当年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发扬五四精神,不忘初心,为新中国崛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和获奖集体奋斗事迹为自身的榜样,在伟大复兴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断从百年前五四先进精神中汲取营养,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打造出属于我们的新时代青春辉煌。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是优秀青年最为梦寐以求的一个奖项,它意味着当代青年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是从各地一批批优秀青年中,不断筛选后确定而来的;这些优秀的青年,他们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闪光点,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新中国发展的旅程中,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一定要以他们为自身的榜样,以真才实学服务我们的国家,服务我们的人民。

因此身为一名新时代青年人,我们一定要以这些五四奖章优秀模范进行学习,学习他们身上那种迎难而上、挺身而出、乘风破浪的担当精神。担当起新时代、新征程中,属于我们中国青年身上的责任;不负个人青春,扎实苦练自身本领,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展现出我们中国青年身上独有的峥嵘昂扬之光!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5

团队90后成绝对主力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批川大人就已经开启了与三星堆的“初遇”,在三星堆近百年的发现与探索历程之中,几乎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四川大学考古团队的深度参与。从参与发掘至今,川大考古队已经轮换了近70名博士、硕士、本科生到现场参与工作,团队90后占比75%以上。

1934年,华西协合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林名均教授等率队在三星堆月亮湾开展首次发掘;1963年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冯汉骥的倡导下,四川省博物馆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组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发掘工作;2019年,川大人再度出击,负责5、6、7号遗址坑的发掘,并于去年再次取得重大考古成果……

近90年来,四川大学在三星堆遗址发掘工作中不断作出卓越贡献。2023年4月,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就曾被授予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如今,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又入围了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这份荣誉,可以说是承载着一代代川大考古学人的精神力量。

惊世文物出土,取得重大成果

去年6月,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公布,6座祭祀坑共计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黄金面具、“月光宝盒”、龟背“神器”……这些引人惊叹的文物皆出土于川大三星堆考古队所负责的5、6、7号器物坑。

每天在坑内进行连续八小时的作业之后,晚上还要进行资料整理和记录工作……这个年轻团队有着超强的战斗力,新一轮发掘工作的成果也是十分丰厚:器物极其细碎、组合关系异常复杂的“黄金坑”5号坑中,出土了目前为止三星堆发现的最大的黄金面具;在6号坑中,一个神秘木匣,证实了三星堆祭祀区域的器物坑存在不同的功能类型;7号坑出土的大型龟背形网格状器极为罕见……考古队工作人员说,希望在所有的细节重塑之上,通过大量的相关分析能从中逐渐找出三星堆在当时的古代世界文化网络中所处的坐标。任重道远,一代代川大考古人以为己任,接力探索历史的真相。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6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那么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应该要有怎么样的精神和行动去实现祖国的使命呢?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五月四日是青年节,那么大家知道五四青年节的来历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可以随我去了解一下。1919年五月四日,有这样一批有志青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这次运动以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为宗旨,创造了有同西方启蒙运动一样的巨大影响,这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共产主义发出了曙光。 为了纪念这场运动,1939年,陕甘宁边区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我们之所以纪念五四运动,这是为了提醒我们要勿忘屈辱,勿忘历史的同时要传承五四精神来实现全人类的伟大理,因此五四青年节在这一百年来生生不息,“五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的我们条件优越了,有更多的条件去发展自己,去创造全新的自己,所以青少年们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使命,用心去传承爱国精神、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先烈用鲜血抒写的精神。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该要在未来为祖国,为人类,书写壮丽的诗篇!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有嵩高的理想,要有抛头颅洒热血,披荆斩棘,历经千难万险都要勇往直前的精神,今天的我们学习“五四精神”,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以天下为己任,要把自己的人生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不只是关心个人的狭小天地,选择贪图安逸,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我们的心是跟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的宝贵遗产,而且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升华,每个人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快速发展做着各自的贡献。我们要宏扬“五四精神”, 我们要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我们要勇敢的走在时代前列,做这个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自己的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我们是党事业的支持者,祖国的建设者,祖国的明天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所以我们要紧随中国共产党的步伐,去开拓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今天,站在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我们在感叹祖国之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英雄们的丰功伟绩和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国之所以能屹立千年而不倒,能在困境中茁壮成长,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传承中国精神。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7

回乡种米,农民种稻谷实现价格翻倍

东宝镇是远近闻名的“贡米之乡”,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所产大米糯性强、口感好,历史上曾是唐朝贡米。

但东宝镇太偏远,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东宝镇,离剑阁县城有近100公里。川观新闻记者从剑阁县城出发,用了2个小时才到东宝镇。这里虽然出产“贡米”,但以前村民单打独斗卖稻谷,价格长期“起不来”。

“这么好的米,不能就这样困在大山里。”2015年,26岁的邓小燕返乡创业,放弃沿海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努力让东宝贡米走出大山。

困难比预想的多。第一年,邓小燕引种越年再生稻100亩,由于对水稻种植技术和管护不熟悉,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年全部亏损。一些村民也说起了风凉话:没种过庄稼的小姑娘,怎么能种好水稻呢?

她几度想着放弃,但最终还是咬牙坚持下来,“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不管再艰难,也要走完。”

从失败中寻找教训,邓小燕深思熟虑之后,重拾信心,四处求学考察,市内甚至省外都留下了她学习请教的足迹。她走进田间地头和老百姓沟通,也前往农科院学习种植水稻方面的专业知识,草帽和上卷的裤腿成为她的标配,她也由“都市白领”渐渐变成了“新农民”。通过对当地土壤、水质、气候进行专业分析,选择了最适合这里的水稻品种——川优6203。

依托在沿海工作中学到的企业运营管理知识,邓小燕注册了广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在东宝镇双西村、新梁村、武连镇寨桥村等地开启规模化种植,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防治、统一收购。产业有了基础,“互联网+”就有了载体。她组建销售团队,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把大米推向全国市场。

农民卖粮收入接近翻倍。“以前我们自己卖谷子每斤1元左右,小燕给我们的价格都是2元。”双西村村民石发军边背稻谷边说,他种了3亩东宝贡米,一年可以收入7000多元。今年,因为干旱,邓小燕又把收购价提高到每斤2.2元。

从大山走出来,也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

目前,邓小燕带动剑阁县规模种植水稻面积1万余亩,覆盖8个乡镇19个村,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致富奔康。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带货的方式,带动菜籽油、木耳、腊肉等剑阁县农特产品的销售。

双西村村道只有3.5米宽,不利于全村发展产业,邓小燕争取了3000多万元资金,将3.5米宽村道扩宽到4.5米。“路宽了,发展产业的路子才广。”

今年6月,剑阁县枇杷、李子、梨子等水果丰产,短时间集中上市带来了滞销难题。面对群众求助,邓小燕组织团队连夜拍视频、搞宣传,微信朋友圈、抖音直播带货,成功卖出了5万斤枇杷;帮助剑阁县、凉山州昭觉县、巴中市等地销售20万余斤李子。

从大山走出来的邓小燕,也在帮助其他大山的乡亲。2023年,她以购代扶采购凉山州布拖县土豆10万余斤,给贫困留守儿童送去价值10余万元的生活学习用品。今年7月,她又向凉山州昭觉县地莫乡中心小学校送去800套桌椅。

在邓小燕的公司里,都是“90后”年轻人。邓小燕希望可以通过自己,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以一粒米撬动大产业。”邓小燕说。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8

郭汉中,1968年12月生,中国文物修复协会会员,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陈列保管部副部长、文物修复高级技工,从事文物修复工作38年,领导主持十余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先后荣获“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手”“四川好人”“德阳市技术能手示范个人”“德阳英才”“四川工匠”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文物修复职业技能竞赛瓷器修复项目三等奖,入围第三届中国质量奖个人受理名单。

作为四川广汉本土的文物修复技术专家,郭汉中一直保持着对文保修复事业的敬仰与热爱,坚守职业道德与初心使命,长期主持修复三星堆出土文物,近四十年来凭借过人的耐心与毅力,无怨无悔甘坐“冷板凳”,用精湛的修复技艺让三星堆文物的惊人价值与优美姿态得以完整呈现。

1984年,郭汉中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正在三星堆西泉坎台地进行发掘的考古人员。当时只有十几岁的郭汉中充满好奇,天天跟着考古队打杂,懵懂间对文物发掘产生兴趣。聪明勤奋的他,很快被考古队看中,开始跟随专业老师学习陶器修复。1986年,三星堆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亟须文物修复相关人才。有挖掘清理经验和陶器修复基础的郭汉中由此被调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跟随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走上了长达三十余年的文物修复之路。当时在省考古研究所,师徒二人守着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办公室,在数千个日夜里分类、拼合、焊接、雕刻……共计完成了6000余件文物的修复工作,为三星堆乃至四川省的文物保护与修复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星堆博物馆内陈列的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像、青铜大面具、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文物重器,都是经杨晓邬、郭汉中师徒二人之手后才得以重新焕发光彩。其中,最受世人关注,也是郭汉中最引以为傲的作品,当属成功修复的一号青铜神树。神树高达3米多,发掘出土时,大部分枝叶已成为残片,郭汉中与师父杨晓邬一块一块对残片进行分类,结合残片的大小、材质、颜色、缺陷等具体特征,探讨辨析其所在位置,推测其原本属性。整整6年,青铜神树终于修复完成,以笔直优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自律勤学,创新文物修复技术

文物修复是一门多学科融合、多工种融合的工作,它集雕塑艺术、美工、历史、考古为一体,对从业者有很高的要求。为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物修复水平,郭汉中一直把自学、自练、自悟、自省作为自己的准则。他购置、研读了大量专业书籍资料,一有机会就向同行专家老师请教;同时坚持锤炼自己的实操水平,注重雕塑、冶炼、钣金、雕刻、美术等各方面技能的研究与实践。每一处接口的完美契合,每一个过程的精心构思,都是郭汉中长期思考、摸索和积累的成果。

文物修复中的整形、拼接、焊接、着色等修复方法,郭汉中不仅精通熟练,还能改良创新。他采用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技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造性地使用塑形补配、黄泥石膏翻模等操作工艺,前者提高了文物修复的精细程度,后者则能保护文物不在修复中受到二次伤害,赢得了国内文物修复界同仁的普遍赞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内文物修复技术向前迈步。2019年末,三星堆新发现6座祭祀坑,坑内的象牙提取是一个难点。为避免提取时糟朽的象牙发生断裂损坏,郭汉中自制泥土清理和贴附加固等小工具,采用给象牙打高分子“绷带”的蜡模固型加固方式,让上百根珍贵的象牙全部安全出坑,同时解决了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以及后续去模清理保护问题,极大提升了发掘清理工作效率,开创了考古发掘过程保护的先河。

在近四十年的工作中,除修复三星堆文物外,他还负责主持了十多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汶川地震后,四川省文物局启动了一系列灾后可移动文物修复工程,作为省内青铜文物修复带头人的郭汉中勇担重任,承接修复了成都、德阳、绵阳、什邡、绵竹等市、区、县博物馆各类文物3000余件,获得了四川省文物局及业内专家一致好评,同时也为三星堆博物馆赢得了诸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创造了1200多万元的业务收入。

技术传承,发扬修复传统工艺

郭汉中同志作为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修复技术带头人,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不遗余力向年轻同志悉心传授文物修复知识和实操技术,为三星堆博物馆培养了一支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的文物修复队伍。在这批队伍中,共有2人成为博物馆馆员,2人成为助理馆员,1人成为高级工,5人成为中级工,均是行业内文物修复的技术骨干。三星堆博物馆文物保管部部长余健就是其中一人,在三星堆的新一轮考古发掘过程中,郭汉中、余健等人带领文保修复团队,结合传统手段,运用多种科学技术,出色完成了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进行了有益探索。这种师徒传承制,也让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水平和文物保护学术地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事业发展日益重视 _文物活起来”的要求,多地文博单位派出馆内专业技术人员,专程到三星堆博物馆向郭汉中拜师学艺。秉承技术应当传承与分享的理念,郭汉中为四川省内包括成都、绵阳、德阳等多个地区的博物馆、文管所培养了一批可从事文物修复的技术人员,带动了全省文物修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学术研究,推动文保事业发展

现代文物保护修复已不是简单地将破损器物修复复原,还需在保护修复过程中开展科研。在多年文物修复工作中,郭汉中积累了丰富的文物知识与实践经验,促使他形成独特的学术眼光。他在文物修复工艺的研究方面建树颇丰,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代表性成果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玉石器环氧树脂的脱胶处理》《广汉宋墓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仪陇5.12地震受损馆藏文物的修复》《3D技术在文物修复中的应用》《现代科学检测技术在文物保护修复中的应用》《三星堆青铜方罍铸造工艺研究》等。

2023年,在原文保中心基础上建设的三星堆文物保护与修复馆正式开馆,三星堆博物馆成为国内首家融文物保护修复与展示利用功能于一体的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郭汉中领衔成立了文物修复技能大师工作室,配备了多种先进精密的文保修复仪器,他带领团队通过现代科技技术提高文保修复工作效率,开展馆内藏品保护修复课题研究,对外提供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支持及分析检测工作。同时,郭汉中还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实施国保资金——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致力于为博物馆文物提供洁净和安全的保存环境,推动了国内文保事业在学术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郭汉中同志业务精湛,在近四十年的文物修复工作中,他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孜孜不倦地追求文物修复技艺的更高境界,在文物修复技术上有多次创新,把传统修复工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在国内举办的数届文物修复研讨会上作传统文物工艺的改进与创新方法的大会发言,获得国内文物修复专家与同仁的认可,是我国文物修复技术人才中的佼佼者。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9

_元耕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小燕: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有幸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在时代浪潮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

2015年,我从珠海回到家乡创办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享受到许多政策扶持,少走了很多弯路。如今,在我们公司带动下,剑阁县的水稻种植面积超1万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土地托管+农户”的经营模式,助力728户2356名村民脱贫奔康。

这些年,和我一样的返乡入乡青年越来越多,公司大部分员工都是“90后”。年轻人的活力和智慧就像土地的营养剂,让乡村焕发新生机,返乡能人的产业变成了更多村民的事业。

乡村是一个大舞台,奋斗就能看到好风景。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带动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乡村振兴、农村发展中来。同时,我也希望有更多支持青年人返乡创业的好政策出台,成立创业园、搭建创业平台,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让返乡创业青年回得来、留得住、干得好,让青年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篇10

刘江,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作物科技奖、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5月25日,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刘江一大早就赶往学校教学科研农场给学生现场讲课。当天,他们要完成夏玉米的播种。

当下这段时间,刘江非常忙碌:作为农业专家,他要去附近区县培训农技人员,示范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作为团队科研骨干,他正协调全国8家单位,联合共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创新中心;作为研究生导师,毕业季即将来临,他要指导学生论文答辩;作为川农大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他近期要确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办法,主持本科课程和教案修订……

然而,忙碌非但没有让刘江焦虑,反而让他充满激情——就像他常对学生说的:“我们年轻人要快一点,对人民富有感情,对事业饱含热情,对工作充满激情,以有限的生命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研

与众多农业科研工作者不同,刘江的科研路其实并非“一农到底”——从医学学士、农学硕士到留学日本的药学博士。即使在2013年回国之初,刘江还在犹豫,是继续开展药学研究,还是从事农业科研工作?

彼时,我国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逐年降低,大部分需要从国外进口,大豆自给问题显得愈发迫切。然而,国内耕地面积有限,同为旱地作物的玉米、大豆争地矛盾突出。考虑到这些情况,再加深受母校川农大知名农学专家杨文钰精神感染,刘江毅然选择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全身心投入玉米大豆间套作的应用基础研究。“我选择把科研论文写在试验田上,做国家最亟须、对人民最有价值的科学研究。”

在后来的研究中,刘江充分发挥跨学科专业特长,逐渐形成“复合种植大豆化学生态学”研究新方向。近年来,他瞄准复合种植大豆次生代谢与抗逆机制研究,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和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学校首批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资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如今,团队研发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已走出四川,推广到甘肃、山东等20多个省份,应用面积累计8960万亩。

科研指导一丝不苟,做爱学生的好老师

在川农大博士生陈建华眼中,刘江对待学生、对待科研,绝对是一丝不苟。“老师常说,‘一事,万事’,再小的细节也要做好。”陈建华回忆刘江指导自己的硕士毕业论文时,从提纲搭建到文稿撰写,反复讨论斟酌,密密麻麻的批注,“甚至连一个标点也不放过,力求完美。”

最难得的是以身作则,带头示范。2023年初 _,川农大学生延期返校,人手紧缺,而试验基地里的玉米亟待播种。二话不说,刘江带上陈建华等3名学生,每天一早就扎进地里耕作;为改良土质,刘江还运回来数十吨腐殖土,师生四人顶着烈日卸车、搬运、撒施……就这样高强度地连续劳动了半个多月。为抢农时,刘江还带领研究生白天旋耕、除草、施肥,晚上打着车灯灌溉,经常忙到深夜才从位于崇州的科研基地返回成都校区,基地的值班师傅给刘江取了一个绰号——“刘半夜”。

而在刘江带的第一名硕士研究生、省农科院的吴海军看来,“刘半夜”这个绰号一点也不新鲜。“别说半夜回家,老师是全年无休。记得2016年春节假期第一天大早,老师还专门打来电话,跟我讨论相关科研问题。”

视科研如生命的刘江,还特别关爱学生。吴海军介绍,当初硕士毕业论文一度进展不顺利,不少人劝他“调整方向”,那段时间自己很受挫。“然而,有天深夜,我把实验结果发给老师,本以为老师第二天才回复,结果他很快就打电话来详细询问实验情况,详细分析了实验情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给我留言。”吴海军回忆,次日一早,刘江就带着自己开车去农场做实验,“一直干到第二天深夜,终于解决了问题。”

据悉,刘江指导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学术奖励,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得“优秀毕业论文”等荣誉。

【2024年度最新五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0篇(范例推荐)】相关文章:

1.军训必备的心得体会模板3篇【精选推荐】

2.在幼儿园实习心得体会10篇

3.2024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2篇(范例推荐)

4.2024军训心得大学8篇【优秀范文】

5.大学生兼职工作的心得体会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