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考察,对山东省近年来的黄河滩区迁建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雄伟的黄河自青藏高原奔泻而下,经千转百回,纳千溪百川,在山东集大成,滚滚入海。千百年来,滔滔黄河水,哺育了齐鲁儿女,润泽了山东大地,“黄河情怀”也在无数齐鲁儿女心中根植,他们勇于担当、与时俱进,把毕生的热血都倾洒在了黄河流域这片沃土上。
谋求突破、开拓创新,经济发展是他们持之以恒的追求。数千年来,“沧海变桑田”,黄河用她的壮阔与气概,不停地冲刷着整个华北平原,为河滩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为把丰富的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滩区人民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大干快干,积极推动“黄河国家战略”在山东落地落实。在济南,中国重汽科技大厦彰显“智慧园区”风采;
在滨州,数字化绳网产业让山东乡村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在淄博,餐桌上的牛肉一跃成为国内高端肉牛新零售第一品牌,媲美日本和牛;
在东营,石油装备生产技术不断推动行业绿色智能化破局……山东沿黄城市各大产业“遍地开花”,全省经济社会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新趋势、新特征、新业绩。在此基础上,新时代的齐鲁儿女更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实现技术变革、质量变革,让老树发新芽、新枝结硕果,步步深入推动黄河流域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同治理、绿色发展,生态和谐是他们共同期盼的愿景。“蜜雨阴浓白鸟飞,长提一线绕柴扉。何人识得湖中乐,水稻花香鱼正肥”是蓑衣樊村的真实写照。谁能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滩涂一片、满目荒凉。近年来,山东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下游黄河三角洲保护工作的谆谆嘱托,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改善黄河水质、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增长沿河绿量,使得黄河沿岸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今,放眼望去,群鸟栖息,三两只丹顶鹤一掠而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随风起伏,逶迤而来的母亲河愈显壮美开阔。然而,环境保护不是一时之就,生态和谐需要久久为功,新时代的齐鲁儿女要继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论述牢记于心、付之于行,让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各方面,使黄河真正成为造福人民的生态长河、发展长河。
凝心聚力、赓续精神,文化传承是他们坚定执着的信仰。在山东,黄河文化与红色革命文化、儒家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等交相呼应、融合发展,不仅涵养了广大齐鲁儿女的精气神,还为山东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思想动力。所以,“讲好黄河故事,凝聚传承力量”既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黄河沿岸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山东黄河畔边,有辗转于乡村,广泛收集文史资料,讲述黄河千年古事的王术青兄弟;
有奔行于闹市,生动展现黄河当代文化的毕经涛;
有隐没于荒野,让黄河记忆里濒危古迹重焕生机的李长征博士团队……无数的黄河人凭其特有的坚定顽强和对母亲河的无尽眷恋,支撑着黄河流域的岁岁安澜、黄河文明的永续流传。信仰在延续,火炬在传承,齐鲁儿女要继续讲好黄河故事、用好黄河资源,通过深耕黄河文化锻炼内功、强劲筋骨,把黄河文化精神内化到现实实践中,切实发出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最强音。
【奋斗黄河滩时代筑梦人心得体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