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昨天,我看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意见要求将教师督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读后甚喜,为自己这个从教者欣喜,为我们的学校兴奋,为整个教育事业高兴。
老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但是在日常工作中,总是有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各类调研等工作落在老师身上。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老师忙于应付与教书无关的事,教学质量难免受到影响。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们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势在必行!
就拿本人来说,作为一名教务主任,要抓好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活动,做好任课教师考核工作,整理好督导评估档案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
作为一名四年级的语文教师,每天要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做好学生辅导和学科检测工作;
作为一个村的教育扶贫帮扶联系人,要经常深入帮扶村入户调查,及时完成上级交给的扶贫任务:统计全村建档立卡学生情况并做好档案建设,统计全村3至18周岁学生就读情况并建档,还要填写临时下发的众多表格;
作为一名教师党员,要积极参加各项组织活动,写好党员学习笔记,填好党员政治生活档案,每天完成“学习强国”学习任务,写好网评材料,以及完成党支部交给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作为一个单位的职工,每天要认真关注单位和教育系统相关微信群,及时完成网上学习任务、发送截图任务、网上投票任务、问卷调查任务、转发微博朋友圈任务,及时完成网上继续教育学习和考试任务、普法学习和考试任务;
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每天要认真关注孩子的家长微信群,完成孩子老师交给的任务,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接受孩子老师的批评。除此之外,学期末还要加大学习力度,准备参加学期末举行的教师业务考试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
时间都去哪了?每天从早忙到晚,很少有闲暇时光。上班时间完不成的工作,加班完成;
白天完不成的工作,晚上回家完成;
工作日完不成的工作,休息日完成。不知从何时起,做做体育运动,打打篮球竟成了一种奢侈,一旦有机会玩一玩的时候,竟感觉到身体是那样放松,大脑是那样空旷,心情是那样舒畅,忘记了繁杂的工作,忘记了冗长的文章,也忘记了纷乱的“表哥”“表姐”们。
我们不是不懂得奉献,而是不想搞垮自己的身体,是希望更长久地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做贡献。为此,我们郑重呼吁:我们需要减负,请让教师减负不再是一句空话!
【篇二】
为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11月25日,在教育部通气会上,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央深改委审核通过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即将印发,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精简相关报表填写、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等事宜,“确保对中小学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在现有基础上减少50%以上并实行清单管理,将惠及1100万中小学教师,使他们能够安心教书、静心育人”。(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一揽子意见。而《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的通过意味着排除干扰因素,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将确立制度体系,建立制度优势,将对教师减负产生举足轻重的意义。
为教师减负,关键在于将制度优势真正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而实现这种转化需要认清并扫清教育体制内造成教师负担加重的深层次障碍。这方面首要的就是教师的职责边界问题。教师的本职工作到底是什么?一般性表达是教书育人,但太过宽泛不易把握。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但依然外延甚广,难以聚焦和明确。教师职责边界的模糊在教师减负中会形成一些模糊区域,甚至会引发不作为与乱作为。
有形的负担需要减,无形的负担同样需要关注。在很多地域依然存在考试文化,周考、单元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你方唱罢我登场,在优质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升学考试压力如同给教师带上了心理镣铐,在考试文化影响下的教师心理负担问题不容小觑。因此学校内的考试次数一定要减下去,防止教师减负的“外减内升”现象出现。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减少中小学教师的检查评比事项、不得随意向教师摊派任务等作出规定。(新浪网2019年12月16日)
教育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从业的每一个教师必然承担着其他职业所没有的工作压力和重担: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业务提升、课程开发、精心备课、研究学生、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谈心家访、辅导“差生”……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我认为目前中小学教师负担较重的主要表现有:每年迎接上级各类检查不下十余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除课堂教学外,教师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各项活动、各项评比;
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倍感压力。
多年来,各项评比考核过多、各种社会事务“进校园”等众多侵占教学时间的活动,教师不得不承受一些“非教育教学工作”,屡屡引得中小学老师“吐槽”。自嘲曰:我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全能型专家人才,其中透露出绝大多数人的艰辛与无奈。
此意见的出台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烈欢迎,希望能贯彻执行。那么,如何真正给广大中小学教师“减负”?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政策及下达工作任务时要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本着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尽量减少各类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等方面;
不以留痕作为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
不把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摊派给中小学校等等。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
开展有益身心的各种集体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文化生活,呵护家庭关系,构建和谐家园,让教师的情感交流、宣泄的渠道畅通,在活动中得到心理补偿。科学合理安排教师业务培训。提供教师业务学习进修的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消除因专业知识体系落伍的紧张焦虑情绪。关注教师的发展需求,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学习,向学者型教师迈进。充分尊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学校应按规定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发挥民主管理与监督的作用,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要不断规范教师考核评价和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工作,切实解决教师工作、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干群和谐、师生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广大中小学教师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投入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篇四】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为教师安心、静心、舒心从教创造更加良好环境
主要问题由于一些历史的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还存在负担较重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等事项名目多、频率高;
各类调研、统计、信息采集等活动交叉重复,有的布置随意;
一些地方和部门在落实安全稳定、扫黑除恶、创优评先等工作时,经常向学校和教师摊派任务.(新浪网2019年12月17日)
关于减负的话题,我们常常在舆论场上见到大量的讨论,但多数情况下,人们谈到的都是如何为学生减负,为家长减负,却很少有人会想到,一线教师其实同样面对着过重的负担,因此同样需要一次切实的减负。另外,还有一种新的形式主义,那就是所谓的“网络研修”。依照规定,每个学期,教师都必须完成一定的网络研修学时,而完成学时的方式,便是观看网络视频课程。由于教师的日常工作已经非常忙碌,大多数人没有余暇去观看这些视频课程,于是大家往往都是把页面点开放在一旁,然后去做别的工作,根本不会认真听课。这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其实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而只是额外完成了一项麻烦的工作。倘若如此,何必不干脆取消这种自欺欺人的线上课程,找时间把教师集中起来,让他们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研修学习呢?要想从根源上解决教师负担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人格健全的下一代。任何具体事务、行政指令都不能凌驾于这一目标之上。教师与学校工作的第一依据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真实具体需求。在以往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下,一些学校会把红头文件而非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首要依据,这样就使得学校思路逐渐走偏,而学校思路走偏了,教育的效果自然就不会好。学生、教师的负担,也会被不必要地加重。
为此,必须正本清源,将学生成长及发展作为学校运行的第一依据,然后根据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来进行教学、管理和评价。如果无法将这一逻辑扭转过来,停留在以文件落实文件的地步,依旧是局部施药,很难彻底将教师从沉重的、繁琐的负担中解放出来。
【篇五】
12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将教师督查评比考核事项减少一半以上,坚决杜绝向教师强制摊派无关社会事务,并对教师借调、表格填写等事项作出安排。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教师减负应减掉不该由教师承担的负担。比如,各种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各类调研、信息采集等活动,一些地方在落实某些工作时强制摊派任务,等等。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教师忙于应付与教书无关的事,备课改作业就难免降低质量,该认真批改的作业批改不仔细,该踏实备的课越来越潦草,受害的不仅是教师、学生,更有教学质量。(2019年12月18日工人日报)
究其原因,表面上体现为广大教师承担了与教育教学科研不相干的事务,疲于应付、忙于琐事,但从根本上反映了当前在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理顺现代学校和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出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的文件,有针对性地回答了目前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加强教师统筹管理中的一系列机制性问题,标志着中小学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体系日益趋向完善。三是弘扬尊师重教,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出台教师减负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牢固树立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的理念,呼吁社会各界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这既是积极回应基层一线教师热切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推进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不可否认,教师减负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如果各级党委和政府能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并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把审批和报备关口。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能够加强统筹协调、宣传引导、督促落实。各级教育部门能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二是加强督导。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之中。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作为教育督导和开学检查的重要内容。对于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三是加强引导。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教育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努力引导有关部门和全社会进一步理解教育工作、关心中小学教师发展,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篇六】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为落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打出一套强有力的“组合拳”。(12月17日人民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包括六个方面20条,聚焦教师主责主业,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让中小学教师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这既是积极回应基层一线教师热切期盼的迫切需要,也是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推进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找准源头是基础。校长成为了“迎检专业户”,各类单位都向学校发指令;
需要用大量材料证明“真干了”的“留痕管理”,令教师不堪重负;
主要靠检查推进学校工作的做法,占用大量原本应该从事教学、科研的时间......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各种检查以及与教学无关的活动纷纷进校园,令教师们不堪重负甚至影响了教学工作。因此,为教师减负,首先要找准摸清当前教师负担的“脉搏”,从减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减社会事务进校园、减报表填写工作等源头上入手,对准形式主义的靶心,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结合实际是重点。为减负而减负是本末倒置,减负不等于没有负担。一方面,教师工作负担来源广,渠道多,减轻教师负担工作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用力,而要充分考虑区域、城乡、学段等不同特点,避免“一刀切”。另一方面,不能让中小学教师跟地方工作完全脱节,而要通过减负强化中小学教师责任意识,参加社会事务也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找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比如,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承担的职业负担,是正常、合理和必要的负担。
提质增效是关键。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此,要认清减负的根本目的是提质增效,减掉中小学教师不应该承担的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是为了优先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确保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切实减少对中小学校和教师不必要的干扰,把宁静还给学校,把时间还给教师,从而改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教师减负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责任,把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把审批和报备关口,认真落实好组织实施工作,切实让学校聚焦教育主业,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工作
【篇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性地回答了目前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加强教师统筹管理中的机制性问题,是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工作负担的路线表和施工图,对于各级党委和政府落实为基层减负精神,创设良好教育教学氛围,弘扬全社会尊师重教风尚,推进教育事业公平而有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源:人民日报12月17日)
突出教育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重要论述鲜明表达了我国教育的人民立场——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必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系统回答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就包括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今年7月,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中央纪委将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作为专项整治漠视群众利益问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要求切实减轻教师身上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不合理工作负担,《意见》的出台,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又一有效举措。
为学校教育良好生态护航!《意见》从制度层面加强教育治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提出统筹规范各类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借用教师等工作的制度流程和管理办法,狠抓精简各类报表填报调研统计工作,切实清理规范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校园氛围和教育教学环境,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减负”之后,甩掉了“额外包袱”的教师们可以轻装上阵,以更加旺盛的热情,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加重要的教书育人活动中。
抓住解决教师减负问题的“牛鼻子”!《意见》明确地方党务和政府负有主体责任,学校负责对工作和活动进行统筹过滤,争取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同时调动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合力,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心教师减负工作,正确理解教师负担的内涵和目标,凝聚全社会对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共识,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宽松、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校园氛围,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在学生,关键在教师。只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让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才能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不仅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应尽职责,更是让我们的教育返璞归真、回归本源的必经之路。
【学习《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的意见》心得体会7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