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脱贫攻坚情况时,特别强调了“西迁精神”“延安精神”这两大宝贵精神财富。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必须保质保量完成。要翻越“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座高山,就要举全党全国之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这两种精神,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务求实效。
以“到祖国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西迁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1955年,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一批朝气蓬勃的交大人“打起背包就出发”,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到脱贫攻坚战场上,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广大乡村干部也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祖国需要,必将义无反顾,“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在这关键的一年,广大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胸怀扶贫大局,坚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理想信念,无私奉献,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艰苦创业。同时,要正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矛盾,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真正抓出成效。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延安精神”是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更加需要发扬“延安精神”。早在延安时期,党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多年来,全党上下认真践行,丝毫不敢懈怠,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正是最好的诠释。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脱贫攻坚工作任务更重,要坚持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要求,不打折扣地完成脱贫任务。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实事求是,深入群众,真实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脱贫攻坚战任务繁重,要坚定政治信仰,培养“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豪情;
要在走访中寻找“服务为民”的差距、在学习扶贫榜样中查找党性差距,切实净化思想,始终发挥好党团结和带领人民的“领头雁”作用,为消除贫困鞠躬尽瘁,为人民幸福全心投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西迁精神”“延安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为中华民族立下卓越的贡献!
【篇二】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考察调研。他深入社区、走进茶园,与农户拉家常,关心脱贫致富情况,亲切询问中心小学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这些深刻凸显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时刻心系人民,而作为党员干部,更要求真务实,心怀群众的“共情感”。
共情,不仅是一种处世交友的智慧,更是为政者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为政者,要做到心存仁爱、与民共情,以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给百姓以理解、尊重、宽容,感民之所感,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忧。
燃烧“共情感”,心中有民知民心。“必须有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情怀”。党员干部必须要从心态上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牢固树立自己是一名人民公仆,充分摈弃“官本位”等思想的影响;
千万不能自命不凡,切不可轻视人民群众,要将群众摆在高位、自己摆在低位,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行为上关心群众;
必须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以群众之忧而忧,以群众之乐而乐,真情对待群众,真心服务群众,真正做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燃烧“共情感”,办事为民护民利。“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首先摆正态度,必须转变以往群众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要让群众顺顺利利办事,开开心心出门;
其次做好工作,要从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多干好事、事实和群众满意的事,让群众犯难的事坚决不干,精简业务流程、少让群众跑冤枉路,少坐热板凳,多下到一线了解民情民意,改善工作方式方法;
再次要廉洁自律,不拿群众一分一毫,坚守入党初心、牢记公仆使命。
燃烧“共情感”,帮扶于民解民忧。“要做群众的贴心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光说不练假把式,群众最关切的是我们党员干部能帮他解决多少难题、排解多少困难。我们必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现和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一件件干下去,持之以恒向前走。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在矛盾化解、阳光扶贫、就业、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面临的难题。要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导向,从涉及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做起,从关乎群众生活的日常琐事做起,确保做一件成一件,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办事为民公仆志,以身作则主人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作为人民公仆,只有时刻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尽心尽力为民办事,方能不负党恩,方能执政为民,为我国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篇三】
近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交大西迁博物馆,仔细端详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他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并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血肉之躯的力量都有局限性,但人的内在力量是无限的。”有这样一群人,为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建设需要,严格听从指挥,“打起背包就出发”,义无反顾地走向西北,在这里默默扎根64年。它象征的不仅仅是漫长岁月里的时间跨度,更代表的是一代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精神,这就是“西迁精神”的起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将“理想”照进“现实”,为社会主义事业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要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现实决心。4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这些成绩单背后都是无数科学家、一线工人、科研工作者、技术研究员等十年如一日的勤勉和钻研积攒起来的“高分”。有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为国家种质库收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地区的钟扬;
有贡献健康、智慧和热血,坚持推迟手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实现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的优秀工作者张渠伟;
有摒弃优渥条件,致力于中国核武器研究,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的“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熟语说“人定胜天”,讲的就是信仰的力量坚不可摧,它可以跨越时间的阻隔,创造岁月的奇迹。
其次,要有“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坚定信心。姬秋梅、杨海燕、陶文铨、陈孝平、黄才发、陈云霁等来自科研生产一线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典型。他们中有的积极主动推进自主创新,将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有的深深扎根脱贫攻坚和科学普及一线,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有的严谨治学甘为人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他们都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始终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跨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充分展现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最后,要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持久耐心。高新技术的发展让人们从过去的“慢节奏”生活向高速流量的“快生活”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在“快”的高速公路上无法“刹车”。快餐、快送、快投资等“快文化”充斥着日常的生活,“快”就像脱缰的野马,飞快地奔驰以致于无法掌控。“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中华文化历经5000年,岁月洗涤过后的才是“精品”。袁隆平一生研究水稻,黄大发一生只修一条渠,黄大年一生致力于航空地球物理领域……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也需要耐力、耐心、恒心以及持久的定力,只有历经一番磨砺和锻炼,才能体味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喜悦。
【篇四】
“要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作出的重要论述。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着“观大势”“谋大事”的科学道理,告诫我们要在大局下想问题、谋思路、做工作。这段论述引发了我深刻的思考,总结出几点关于树立“大局意识”的粗浅认识。
政治站位要贯穿“表”与“里”,由表及里,表里如一。树立大局意识首先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政治是具体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嘴上说的与手上做的必须表里如一。要站在“两个维护”的高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施工图”,以党中央决策部署为“路线表”,确保方向不偏、靶向不倚,沿着正确道路奋力前行,在工作实践中体现出党员干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的攻坚能力,通过工作结果的“好坏”检验大局意识的“高低”。
整体视野要统筹“远”与“近”,远中有近,远近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大视野才能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能成就大事业”,培养大局意识,必须正确处理当前视野与长远视野的关系。从时间维度来看,“远”是工作总基调,是大局和方向,“近”是工作主旋律,是基础和动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一张蓝图绘到底”,战略上要“远”,保持大局持续稳定,战术上要“近”,狠抓当下发展机遇,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定盘长远、稳促当前,确保思路清、步子稳,每一次出发都扎实稳固。
工作实践要规划“主”与“次”,先主后次,主次兼顾。矛盾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能否树立科学有效的大局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工作中分清“主次”,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统一。工作有轻重缓急,也有难易繁简,一方面要掌握科学规律,瞄准主攻方向,善用“巧劲”“寸劲”,集中“优势兵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打蛇打七寸”“打鼓打重心”。另一方面,要具备“庖丁解牛”“盲人摸象”的能力,将整体分解,关注局部,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广大党员干部要自觉树立大局意识,以“国之大者”的姿态、“侠之大者”的情怀,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不误,全面获取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双胜利,为不平凡的2020年书写下不平凡的华章!
【篇五】
“昭化土鸡营养价值高呀,我们的土鸡吸新鲜空气、饮天然泉水、吃五谷杂粮,造就了高氨基酸、低脂肪、低水分的独特肉质……”近日,四川昭化区区长龙兆学在直播时以一套“组合拳”式吆喝为当地滞销特产剑门关土鸡打起了广告。
懂直播“行道”的人会发现,让一个行事低调、作风稳健的人“跨界”成为主播本就是略显“僵硬”的事,何况还得使出十八般武艺“逞口舌之快”,未免会让人产生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诚然,这种“主播”并不好当,但站在镜头前的他们不仅对产品了如指掌,对观众应答如流,还学会了“讨好”弹幕,时而巧舌如簧、从容应对。“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他们鲜为人知的努力,“露露面”的背后是他们对市场不定走向的忧心忡忡,“唠唠嗑”的背后是他们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殚精竭虑。事实也的确如响鼓重锤,时刻提醒这些新晋“网红”:要想“大有卖场”很难,但难上加难的是因疫情影响而被阻断经济来源的老百姓。面对支柱性产业受到的巨大冲击,助农支撑的主导产业遭遇重重困境,突如其来的严峻形势让数个家庭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面对问题,各地政府想方设法,力求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中寻求一种靠谱方式。于是,亲自上阵“云促销”使得干部们挺身而出成了现实所需,“c位”出镜成了理所应当。
可以看到,同这位区长一样,“直播带货”的干部几乎都是第一次以“主播”身份进入公众视野,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出镜亮相,略显紧张和生疏的表情时常让人“出戏”。虽然作为“新人主播”略显稚嫩,但在非常时期,这种推销方式因其被赋予的特殊意义而分外“讨喜”,收获的“直播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来来来,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风景这边独好,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不少干部化身金牌推销员,在镜头前各式“炫技”,大秀了一把“隐藏技能”。其乐融融的直播间弥漫着令人忍俊不禁的轻松氛围,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这一份情真意满的“小城大爱”。
干部直播卖土特产,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网络流行语:土味。该词常用来形容一些不符合主流、略显庸俗的行为,现也经常被引申为一种带有乡土特色的“土味文化”。同样,区长客串“土味主播”卖土鸡,看似跟平时工作完全“不搭噶”,又何尝不是沾染泥土接地气、彰显干部新作为的另一种“打开方式”。
事实上,“土味主播”们肩负的是一份心中有党、心中有民的责任担当。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是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业绩放在实践中的体现。不断接受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不断研究新方式、不断完成新目标,这是在顺应时代的潮流中诉诸于实践的理性态度,也是新时代干部为民服务、为党分忧的正确做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的确,伴随着新变化,干部们从“幕后”走到“台前”,利用互联网进行产品推销,能够以高效快捷的方式为农产品找到销售渠道,为发展电商业务的老百姓领好路子,是让老百姓生活致富多条道、乡村发展添动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利国利民、亲民爱民的行为体现。
人民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也掂量着干部的处事水平,尤以关键时刻的担当作为最“显眼”。如此看来,“土味主播”们的努力便是以时下最“走心”的方式与群众进行互动,以最“交心”的方式与群众亲密接触,是多方利好的适宜之举、应时之策,不得不让人叫好称道。
“好接地气的区长,为你打call!”看到x区长的直播,不少网友积极支持,纷纷下单“光顾”,以热心消费的形式为这位“土味主播”点赞应援。连日来,越来越多的干部尝试用“快到碗里来”的直播方式吸引大众眼球,也有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用“你卖我就买”的形式作出回应。让人最直观地感受到:冰冷的屏幕洋溢着温情暖暖,心中有民就会得到群众最美好的回馈。
【篇一】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4月20日至23日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陕西工作的肯定、对全省人民的关心厚爱,为我们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做好陕西新时代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思想武器、注入了强大动力。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增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全面理解我省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指出,陕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是对我们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各级各部门要悉心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殷切期望和对贫困群众的眷眷深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二)深刻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挑战。目前,全省仍有18.34万贫困人口没有摆脱贫困,还有4.09万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人口和4.28万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各级各部门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牢固树立背水一战的决战意识、毫厘不差的“交总账”意识、万无一失的完胜意识,深化“三比一提升”,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工作,采取超常举措克服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工作、整改问题、完善机制,确保问题全清零、工作高质量。
(三)准确把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脱贫攻坚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要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各级各部门要逐项对标对表,下足绣花功夫,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二、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困人口脱贫工作
(四)高质量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实行“人盯人”“一对一”落实帮扶责任,逐人逐户科学研判,制定精准帮扶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面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对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强化综合性保障措施,落实农村低保、残疾人补贴、临时救助等兜底保障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确保现行标准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切实做到人人过硬、户户过硬、村村过硬。
(五)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持目标标准,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控辍保学成果,强化“七长责任制”,坚持“一生一策”控辍保学,精准落实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不反弹。持续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向薄弱地区学校推送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完成农村中小学校旱厕改造任务,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定点医院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做好大病专项救治,做实做细慢病签约服务,扎实开展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建立完善“四清一责任”工作机制,对农村危房改造开展全覆盖核实,确保所有农户住房安全。加强农村饮水设施管护,解决个别地方存在的供水不及时、水量不稳定、水质不达标及高氟水问题,完善“省有平台、市有清单、县有组织、乡有人员”的四级回访机制,及时发现、反馈、解决问题,确保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六)全面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前期排查的基础上,瞄准短板漏项,加大投入力度,全面完成具备条件建制村通客车,贫困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贫困村网络全覆盖,贫困村全部通动力电以及贫困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等任务,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七)坚决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坚持以上率下、举一反三,统筹推进、真改彻改,统筹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指出问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以及我省排查发现问题,常态化、精准化、系统化推进问题整改,将“三排查三清零”作为问题整改重要抓手,边查边改、边改边查,完善问题清单台账,细化落实针对性整改措施,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
需长期整改的,健全完善机制,持续抓好落实,真正将问题整改过程转变为完成脱贫任务、提升脱贫质量的过程。
三、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
(八)持续推进“3+x”产业扶贫工程。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因地制宜发展以苹果为代表的果业、以奶山羊为代表的畜牧业、以棚室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和茶叶、核桃、食用菌、花椒等区域特色产业,注重长期培育支持,继续推进苹果“北扩西进”、猕猴桃“东扩南移”,扩大奶山羊、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的覆盖带动面。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群众参与度高的小众产业,把贫困户深度镶嵌在产业链上,使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受益。进一步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延长政策期限,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建档立卡户有效信贷需求应贷尽贷。
(九)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贫困地区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全产业链,优先创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抗风险能力。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引导建档立卡户发展“庭院经济”,美丽休闲乡村、农业精品景点路线向贫困地区倾斜,促进贫困地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扶贫产品认定,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大力推广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批对接等方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政府采购、社会扶贫网等,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
(十)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与建档立卡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深化订单种养、产业托管、股份合作、土地流转、先借后还等带贫益贫模式,完善带贫主体与建档立卡户利益联结的动态监测机制,定期监督带贫主体履约履责质量和进度,增强建档立卡户受益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十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将各级组织实施的单独到村项目形成的资产,产权归属于村集体。对跨乡跨村实施的项目,能量化到村的将权属量化到村集体。实施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强化政策支持,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营和管理,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新型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托管、相互参股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发挥带贫益贫示范作用。
四、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确保贫困群众就业
(十二)精准对接推动转移就业。积极应对疫情影响,认真落实“八条措施”,用足用好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优化使用政策,抓住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利时机,充分利用苏陕扶贫协作等机制,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做好“点对点”输送等就业服务,优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
(十三)引导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支持扶贫龙头企业、社区工厂、就业扶贫基地和本地企业、扶贫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以有就业意愿、尚未就业的建档立卡劳动力为重点,因人因需提供技能培训、岗位联系等就业服务,精准落实帮扶措施。发挥社区工厂就近吸纳就业作用,畅通物流渠道,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就业动态监测,用足用活减税降费、租金减免、出口退税等政策,帮助解决疫情带来的困难问题。利用果园、茶园、椒园、蔬菜大棚等生产周期内用工量大的特点,组织贫困劳动力灵活就业。
(十四)增设公益岗位托底就业。在用好现有生态护林员、保洁员、护路员等公益岗位的同时,规范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确保80%的收益用于公益岗位设置和支付贫困劳动力劳务费,设置更多人居环境整治、设施管护、疫情防控等公益岗位,安置无法离开本土的贫困劳动力托底就业。
五、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
(十五)坚持以乐业促安居。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优先在安置群众数量较大的社区周边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从门槛准入、资金扶持、技能提升、融资服务、税费减免、营商环境等方面支持社区工厂发展,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多的社区工厂加大奖补政策落实力度,加强社区工厂安全管理,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十六)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统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补齐安置社区基础设施短板,保障适龄儿童就近接受义务教育,提高社区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做好各类社会保障政策的转移,落实搬迁群众应当享受的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实现安置区与城镇一体化建设发展。
(十七)加强搬迁社区管理和服务。发挥安置地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提升安置点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完善安置区社会管理,合理划分社区自治单元,促进搬迁群众文化融入,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解决好搬迁群众党组织关系、户籍、生产资料、集体经济成员身份等问题,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社区新生活。
六、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持续推进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十八)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脱贫退出的县、村、户,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要求,保持现有政策总体稳定。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保持第一书记和驻村帮扶队伍稳定,队伍不撤、力度不减,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细化具体责任,明确工作要求,严格管理、加强考核,落实好工作生活保障政策。
(十九)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脱贫监测户、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确保即时发现即时精准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边缘户,给予扶贫小额贷款贴息、技能培训、公益岗位安置等扶贫政策支持。各地在实现稳定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支持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配合做好国家脱贫攻坚普查。
(二十)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加强脱贫攻坚宣传,为建立国家脱贫攻坚档案提供陕西经验和案例。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提早谋划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研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以脱贫攻坚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基础,加强规划和政策衔接,推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补齐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筑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
(二十一)强化攻坚责任。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五级书记”抓脱贫攻坚政治责任,抓牢抓实市县主体责任,夯实部门主管责任,发挥好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对标对表中央部署要求,列出任务清单,逐项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不能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十二)锤炼过硬作风。进一步增强战略定力,保持清醒头脑,强化攻坚态势,提振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顽强斗志,上阵不怯阵、力战不懈怠。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问题教训,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整治扶贫领域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不断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严格落实为基层减负各项要求,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能力。
(二十三)严督实考严格奖惩。强化“三督一考”,常态化督导面上工作,集中督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重点督战任务较重、问题较多的县(区)及进度慢、效果不理想的单项工作。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考核制度,优化考核指标和方式,发挥“指挥棒”作用。加大“三项机制”落实力度,关心关爱扶贫干部,强化结果运用,树立鲜明导向。
【篇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时说到:“共产党人办事是求真务实的,要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基层干部是最贴近广大人民群众的,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
做求真务实的基层干部,要“帅以正”,“秉笔直书”,打通基层“关节点”。
作为基层干部当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聚焦基层存在的堵点和短板,不能静观其变、文过饰非,让问题的“小不点”发展为“大窟窿”,要深入挖、全面查、细致找、针对改,既不能对问题视而不见,捂住双眼,也不能对问题见而不改,绑住双手,要对存在问题“秉笔直书”,积极把问题摆出来,把解题“钥匙”找出来,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担当作为融进去,向问题聚焦,向解题用力,向成效迈进,敢于刀刃向内才能帅之以正,勇于打好自我战役才能把“滥竽”找出,把“阻石”撬开,从而打通基层的“关节点”。
做求真务实的基层干部,要“行以身”,“事必躬行”,搭建干群“连心桥”。
干群之间的“连心桥”要筑得坚实,功夫在每一石的垒砌和每一锤的凿实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基层干部要甘做为人民服务的“后浪”,涌动为民初心,澎湃干事热情,交汇鱼水之情。巨浪推石,行必有功,基层干部当行之以身、事必躬行,善于从群众中取导向、借智慧、聚力量,才能让行以身有方向、有成效,想在前面更做得全面,推动服务水平更进一步,让“服务功能”更精准,“服务体系”更完善,搭好“连心桥”,串出“同心圆”。
做求真务实的基层干部,要“养以气”,“质而不俚”,涵养律己“实境界”。
“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基层干部要安其心、律其身、正其气,才能百毒不侵。身处基层,虽所做之工作有分层,但境界不可分层,切不可因为“上有千条线”而心理失衡,因为身处“最后一公里”而丧失冲劲,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把自己当成政治“链外人”,吃不当吃的饭,收不该收的礼,行不当行的事。基层干部于外要求真务实,于内更要严于律己,要养住“质而不俚”的朴实之气,不就随俗心摧眉,不因攀比心折腰,不向坏风气低头,坚守党性,强化自律意识,做忠诚干净的基层干部,涵养律己的“实境界”。
“名必有实,事必有功”,基层是党和国家的根基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盘”,基层干部作为根基和“底盘”的一部分,要能做实事、敢于担当,对待问题单刀直入,对待群众事必躬行,对待自身以实打底,抓落实、做表率、创一流。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对老县镇蒋家坪村的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的“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扶贫协作项目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希望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近年来,“两新”党组织发展逐渐成熟,据中组部统计,全国非公有制企业中共党员从2002年不到10万人增长到2019年底的286.3万人。各地“两新”党组织日新月异,帮助党员、职工找到幸福感,促进“两新”组织向阳生长,引导“两新”组织在疫情阻击战、脱贫攻坚战中做出巨大贡献,切切实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两新”党组织建设,为党员找到幸福感。“两新”组织党员具有流动性大、分散广阔、人数或多或少的特点,如何才能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找到幸福感?一是把党建工作和人事管理结合起来,双向交叉任职,比如有晋升机会,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党员,吸引“隐性”党员亮出身份、流动党员转组织关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同样,平时表现优秀的骨干、管理人员,优先发展成为党员,增强组织凝聚力。二是党员管理形式多样变化,最主要要符合工作实际条件。疫情防控期间,分公司设在不同地方,党员比较分散的,可以依托“学习强国”平台,进行视频会议、促进党课学习、比拼学习积分等。三是主题党日活动内容可以丰富多彩,主要有益于党员自身发展。讲一个党史故事、来一次红色旅游,忆苦思甜、珍惜今日之不易;
学学医护、法律等常识,生活事事顺心、工作事事尽心;
分享行业知识、工作经验,创新思维方法、提高工作质量;
开展文化艺术活动,陶冶情操、涤荡心灵。凡是传递正能量的活动都可以举行,让更多人感受到这股红色暖流,尤其是得到“两新”组织负责人的支持和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让大家感受到生活越来越美好。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使“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时代在前进,环境在变化,如何抓好新时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避免出现“两张皮”?这就要根据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找到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党建工作亮点。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化解“两新”组织发展的困难。“两新”党组织、党建指导员,是联系党和政府、“两新”组织之间的桥梁纽带。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两新”党建指导员主动上门、多方奔走,及时向企业传达政府出台的资金贷款、减少租金和保险、防疫健康绿码、农民工就业优惠等方面政策,帮助协调相关部门,顺利复工复产,更有不少党员干部化身“网红”直播带货,化解企业销售危机。二是以党建为抓手,量体裁衣、因势利导,引领“两新”组织健康发展。党建文化和“两新”组织文化相融合,党组织活动与非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社会组织执业运行相结合,如设立党员示范岗、红色先锋队,为“两新”组织发展建言献策、创先争优。引导“两新”组织,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安全生产、拓展技能;
调整发展模式,适应市场变化,无论纵向拉长产业链,还是横向织密产业网,都能发展自己的特色支柱产业,顺应经济浪潮,成为行业标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好“两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确保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平稳、健康、快速发展。
“两新”党建和基层治理相结合,完成“两新”组织的使命担当。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使“两新”组织发光发热?“两新”党建是基层党建工作之一,要和其他领域工作相融合,助力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是“两新”党组织动起来、党员站出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两新”党组织,认领项目,对口帮扶村、社区;
党员融入村民、居民,和贫困户“一对一”帮扶,尽可能提供帮助。二是整合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党支部+‘两新’组织+产业发展”的扶贫项目,通过非公企业经营渠道和社会组织的孵化作用,帮助贫困村找准扶贫产业,形成规模化发展,建立预防返贫机制,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种资源整合,同时也是一种共建共享,对“两新”组织自身发展也大有裨益。三是凝聚爱心,回馈社会,彰显爱国情怀。无论是以往社会组织捐赠爱心物资到各教育机构、到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还是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各非公企业慷慨解囊、捐赠物资,“两新”组织党员奋勇争先、加入战疫志愿服务队,都体现出“两新”党组织正在实现社会价值,承担起历史使命。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强调,“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追赶超越”四个字涵义深厚,“追”偏旁是“走之底”,其他三个字是“走字旁”,都强调用脚快速前进的意思,习总书记用着四个字来激励我们,一方面是表达了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另一方面也是对我们以后工作的鞭策。“追赶超越”这里面的四个“走”要求我们要听党号令走、围绕群众走、争分夺秒走、坚持原则走。
凝心聚力,听党号令“走”。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百年诞辰,中国共产党历经世纪沧桑,带领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将中国从遭受西方列强蹂躏的境地带领到世界舞台大放光芒。听党号令走就要严守党章党纪,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保持高度的自觉性、自律性。听党号令走就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号角在哪里吹响,我们就往哪里集结,党关注什么事,我们就办好什么事。听党号令走要舍小家为大家、勇于奉献的精神,在党的号召下,无数先辈披荆斩棘、浴血奋战创造伟大的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以无私的奉献精神铸就不朽的丰碑,在党的号召下,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各个行业的工作者万众一心驰援武汉,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因为有这些医务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志愿工作者、基层工作者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国内的疫情才得以快速稳定趋于向好,中国才得以在世界上赢得普遍的赞誉。
脚踏实地,围绕群众“走”。脱贫攻坚是一项为人民谋福祉的伟大事业,不仅要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目标任务,更要注重提升群众的幸福感,打消部分群众“等靠要”心理,真真正正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围绕群众走,就是要到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到群众家中走访调查,和困难群众知心交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围绕群众走,要思群众之所思,愁群众之所愁,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围绕群众走,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彻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我们的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乡镇扶贫干部以及基层村干部等是中坚力量,数百万的脱贫工作者围绕群众谋生计、谋发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只争朝夕,争分夺秒“走”。今年是决战决胜之年,受疫情影响,原本就很紧张的脱贫攻坚期限一度被压缩,剩下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越到最后工作越难做,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情况下,拿下最难咬动的“硬骨头”更加考验我们的脱贫一线人员。争分夺秒走,要找准问题根本,以多年扶贫资料、国家政策方针、当下社会情况以及群众基本情况来分析,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不可盲目蛮干。争分夺秒走,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防止懈怠心理,提高自身的紧迫感、责任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朝夕必争。争分夺秒走,既要抓紧时间,也要抓出成效,万不可蜻蜓点水、装模作样,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决问题,遇到一项、记录一项、解决一项。时间紧、任务重,肩上担子磨着痛,剩下几个月里唯有咬紧牙关、扶好“扁担”,坚定脚步踏实向前,奋力夺下脱贫攻坚的胜利。
决战决胜,坚持原则“走”。要坚持真脱贫的原则,越是最后关头越要多“照镜子”,要把牢脱贫关口,不能迫于压力敷衍了事、瞒天过海,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扶贫出实招,脱贫也要见实效。要坚持“一股绳”的原则,自上而下要统一思想,树立看齐意识,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克制文山会海、繁文缛节,让一线的脱贫工作者“轻装上阵”,集中精力为人民办事。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就业的重要性,他说人民群众“乐业才能安居”,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虽然解决了水土不养人的问题,但是重中之重是搬迁之后困难群众有经济来源,能持续稳定的安心居住,所以一定要把解决就业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要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吕氏春秋》里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习近平总书记也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作为秦巴的儿女、汉江的子民,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为脱贫攻坚的有利推进再次擂响了继续冲锋的重鼓,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全力冲刺今年脱贫攻坚目标,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千方百计保证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建立脱贫不返贫的长效机制,重任在肩。
决胜攻坚的“冲刺跑”要一鼓作气。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唯有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担当的作为,紧绷责任之弦,才能如期完成目标,做到不负人民。广大扶贫干部要避免倦怠感,克服松懈意识,积极转变脱贫工作思维,创新方式方法,争取在最后阶段“冲好业绩”,如今很多地方积极通过直播促销的方式,“书记县长带货”模式走红,不失为一种好办法。除此之外,疫情也给脱贫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面对困难更要沉着冷静,防止急功近利,切忌自乱阵脚。扶贫干部要畅通扶贫产业的全要素流动,即要在疫情防控的同时提高促进复工复产,抢抓生产契机,也要加大产销地结对帮扶,让贫困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
稳定脱贫的“耐力跑”要久久为功。习总书记在考察陕西时说:“今年全面完成现行指标的扶贫,我是有信心的,我更关心的是今年以后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有一个长效的机制。”脱贫攻坚不是触之即停的阶段性任务,而是一场考验使命担当的“耐力长跑”。广大扶贫干部要慎终如始,坚持政策力度不下降,扶贫精力不转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巩固扶贫成果,用稳定的长效机制扎紧返贫的风险口子,谨防贫困“回马枪”。这就要求广大扶贫干部要注重扶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扶贫产业的稳定市场优势,更要充分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拉动本地消费,形成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加大人才吸引,加强扶贫人才队伍建设,为建立稳定的脱贫机制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对口援助的“接力跑”要更加有力。在陕西的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老县镇,其中考察的锦屏社区工厂和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就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与陕西平利县对口扶贫援助的成果。充分发挥国家制度优势,先富带动后富,先跑帮助后跑,通过对口帮扶让扶贫地区从“输血”走向“造血”,是保障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随着脱贫进程的逼近,对口扶贫援助更要加强协助,必须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产业帮扶力度,帮扶地要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加大干部选派力度与资金投入,受扶地要积极承接各种资源,积极谋划产业布局,调整脱贫手段,拓宽增收渠道。当然,除了政府间的对口援助,也要呼吁社会各个阶层参与到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来,群策群力跑好国家富强与民族复兴的接力赛。
【习总书记陕西考察心得体会10篇】相关文章: